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一百一十二章(2/3)

作者:拙眼字數:7168更新時間:2019-04-06 18:14:53

    管理市場的最高長官為“市令”“市長”,又被人們稱為“太市令”。

    “太市令”在市場上的權柄很高。市場裏混跡的民和商賈,或許不知道刺史是誰,但太市令他們是絕對認識的。無他,因為這個太市令就是在市場裏轉悠,提醒你該交稅的人。

    “稅務不可過高,朕曾過,凡各國商人,隻要憑借相關憑證,按照貨物價值繳納一定比重的稅務,就可以在大齊規定的區域內自由貿易。無論本國子民還是他國商人,隻要進入互市內,一律按照同樣規則繳納賦稅,至於交易過剩,或者有其他用途,則可以通傳州府,另行辦理,斟酌收稅……”

    征收商稅是朝廷管理市場的重頭戲。這點,自然也是市令的重要工作。

    商業達,帶來的連鎖反應,就是商稅的稅種名類十分繁多。

    那麽當時時有哪些稅種呢?有市租、估稅、關津稅,有牛埭稅、桁渡稅,此外陳朝等朝廷還頻繁征收稅外稅。繁重的稅收,朝廷的過多介入,使得商業漸漸變得毫無活力,無利可圖,漸漸如同一盤死水。

    這是南朝對於商稅的態度。相對而言,北魏朝廷管理市場時更有遠見。

    進入北魏治下市場,隻需象征性地繳納一個銅錢。輕鬆的稅額,給予老百姓更多的生存空間,也促進了北魏商業的蓬勃崛起。

    高緯參考的,中和了一下南北兩朝的征稅模式,總體來也不希望給予商戶和平民過多的壓力。不過工作卻是更加精細了一下,從象征的收一枚銅板,到按照前後貨物數目登記,核查賬本之後,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征收稅務。

    “要注意好管理方麵,商戶的戶籍、市場的秩序,都要統一!”

    商人和非商,自然也要區分開來對待。否則不好加以管理。商人有自己的戶籍。朝廷給予他們專門的戶籍進行管理,他們的戶口叫做“市籍”。

    憑借“市籍”,朝廷能準確掌握市場內商饒身份。

    市場管理部門建有鍾鼓樓,以撞鍾擊鼓為號,規定統一的開盛閉市時間。

    “要統一用朝廷放的秤作為衡量工具,不得私自使用其他秤,一旦現,嚴懲不貸!”

    秤是保證交易公平必不可少的稱量工具,但它的出現也實屬無奈。

    有饒地方就有江湖,同理,有商業貿易的地方就少不了缺斤短兩的事情。因為常有商人短斤缺兩、賣家弄虛作假的行為,經常惹來買家與之生糾紛。嚴重擾亂的市場秩序。

    所以,高歡為了保證交易的公平,維護市場秩序,曾下令:“下州鎮郡縣之市,各置二稱,懸於市門,私民所用之稱,皆準市稱以定輕重”。

    有了統一的稱量工具,可以讓市場交易更加公平。減少貿易糾紛。這也是要注意的。

    “另,不準私自販賣鹽鐵,違令者,視同謀逆,殺無赦!”

    對於危及國家政權安危鹽鐵買賣,高緯自然要緊緊攥在手心裏,絕不動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