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八百三十八 定論(2/2)

作者:琅騎竹馬字數:7994更新時間:2019-11-16 06:22:50

    袁紹與曹操如同站在同一艘逆流之舟上,隻有“共濟”方能不被曆史的洪水衝走。

    以利益為主的友情在患難中更顯得牢固。

    綜上所述,對於曹操的這一次請求,袁紹他並不會拒絕。

    也不會采納反擊曹操,趁人之危的建議。

    “好了,此事不必多言,到時候著顏良,領一萬騎為孟德助威。”袁紹定下結論,眾人不再糾結此事。

    “元圖,你我們現在能拿下遼東嗎?”袁紹話鋒一轉,突兀問道。

    逢紀先是一愣,而後搖了搖頭,“現如今公孫瓚還據守易京,難道主公還想另辟戰場,再征遼東?”

    “有可能嗎?”

    “不太可能,我們的兵力鋪得太開了。”

    起來,此時的袁紹,也無法動員起自己的全部兵力,參加這場戰爭。

    因為以張燕為首的黑山軍依在太行山區活動,並州呂布的局勢頗為嚴峻,遼東太守公孫度也虎踞幽州東部,還占據著山東半島沿海的一些地區,威脅幽州和青州。

    加上他占據的青州也不甚穩定,畢竟邊疆之地飽經戰亂,人煙稀少殘破不堪,若想恢複非一朝一夕之事。

    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大部分都不敢應這個聲,袁紹所言之事,幹係過於重大,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如此大的責任,絕不是嘴上那麽容易。

    他們口中所言的地方乃是臨屯、樂浪、真番、玄菟四郡,雖分屬幽州治下,卻早已不歸公孫瓚管製。

    若去遼東,需過數百裏的遼西走廊。

    秦統下之後大修馳道,最終也隻修到碣石。

    大漢四百年也沒將其貫通,路途遙遠,艱險難走。

    漢朝建立後,在地方行政製度方麵大體承襲秦朝,依舊保持郡一級的地方行政機構。

    漢武帝時,為鞏固統治,穩定疆域,曾在朝鮮半島和東北地區設置“漢四郡”,他們分別是臨屯郡、樂浪郡、真番郡、玄菟郡。

    “那拿下了公孫瓚再言吧。”袁紹多少有些不甘。

    畢竟,幽州眼看著公孫瓚已經被他打殘,唯一還能稱得上對手的,也就遼東的公孫度了。

    “據公孫瓚自數月前下令在臨易河之地挖十餘重戰壕,又在戰壕內堆築高達五六丈的土丘,丘上又築有營壘。

    塹壕中央的土丘最高,達十餘丈,公孫瓚自居其中,以鐵為門,斥去左右,令男人七歲以上不得進入,隻與妻妾住在裏麵,又囤積糧穀數百萬斛。

    公孫瓚心中以無雄心壯誌,終日裏妍歌豔舞,與謀臣猛將都漸漸疏遠了。”

    談及公孫瓚,眾謀的麵色又恢複春意。

    “是啊,公孫瓚已經大勢去已,更何況鮮於輔、閻柔等將領和北方少數民族各部聯合起兵進攻公孫瓚為他報仇。

    雖然公孫瓚名義上還控製著幽州,並與遼東連結,但是由於他失去了民心,又貪圖享樂,注定走向衰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