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八百四十三 易京攻防戰 三(2/2)

作者:琅騎竹馬字數:8716更新時間:2019-11-16 06:22:51

    無奈之下,袁軍隻能鳴金,重新對峙。

    而這一對峙,就持續了一個月。

    在此期間,袁紹部將韓猛、鮮於輔以及烏桓峭王三路大軍,和公孫瓚麾下援軍,在鮑丘河展開大戰,公孫瓚援軍大敗,被斬首一萬餘級,再無力北上救援。

    “速速令四周守軍來援!”得知消息的公孫瓚,有些驚慌失措。

    “袁紹眾十餘萬圍易京。將軍所部不過四五萬,右北平人馬不過八千,實難相抗。將軍宜忍耐時刻,還是要待黑山軍馬前來,方可破敵。”田豫隻好在一旁細心解釋,並寬慰公孫瓚。

    公孫瓚知這樣做是飲鴆止渴,但形勢所逼,不得不為,隻好答允。

    其實起來,公孫瓚的這些敵人,在公孫瓚殺劉虞之前就在。

    如果公孫瓚稍微有點遠見的,稍微的合縱連橫一下,就不會讓這些人聯合到一塊一起對付自己。

    可偏偏公孫瓚沒有這樣的頭腦,硬是讓這些人拚到了一起。

    而這些人最重要的粘合劑,就是之前德高望重的劉虞。

    鮮於輔是劉虞的部將,為劉虞報仇是自然而然的事。

    劉虞的長子劉和在劉虞被殺時在袁紹那,正好給了袁紹乘機出兵消滅公孫瓚占領幽州的借口。

    而烏桓、鮮卑人自從劉虞當上幽州牧後就隻認劉虞,公孫瓚則一直惦念著怎麽消滅烏桓鮮卑人,如今劉虞一死,這些幽州的烏桓、鮮卑部落就很緊張,找人聯合滅掉公孫瓚也可以理解。

    公孫瓚確實不是什麽戰略家,是因為那首“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唯有此中可避世”民謠,才搬過來的。

    可看一看易京的位置,如果按東漢十三州區域算的話,還屬於袁紹的冀州,不過屬於冀州的最北邊,幽州的最南邊。

    易京向南向北,都是一片大平原,完全無險可守。

    這麽一個地方,一旦被包圍,就是四麵受敵,連跑的機會都沒有。

    不過,公孫瓚還是有過優勢的,那就是能死磕,能打硬仗。

    之前劉虞討伐他的時候,他守著薊城旁邊的一個城,帶著幾百人,硬生生把劉虞十萬人的大軍打敗了。

    這一次退守易京,公孫瓚又一次和袁紹等人打起了僵持戰。

    公孫瓚在易京開置屯田,實現了自給自足。而另一邊的袁紹就要吃虧的多。

    一開始還行,不過十數萬的大軍補給,也是一個問題,現在暫時也許還看不出來,但是時間久了,一定容易出問題的。

    我們知道三國時代是曹操開辟了屯田的先例,正是因為屯田,曹操能夠比別的諸侯有更充足的糧草,才最終一舉平定了北方。不過公孫瓚的這次屯田,要比曹操還要早。在戰亂年代,影響戰爭勝負的,常常不是誰的軍隊更強,而是誰有更充足的糧草,誰有更好的後勤。

    在袁紹、劉和、鮮於輔軍隊與公孫瓚對峙期間,幽州下邊幾個代郡、廣陽、上穀、右北平全部將公孫瓚所任命的官員殺掉,而投靠了鮮於輔、劉和。

    如果看幽州地圖的話,幽州最東邊的幾個郡早就被公孫度占去,如今剩下的幾個郡,隻有劉備的老家涿郡還歸公孫瓚,幽州的大部此時已全部被袁紹勢力占據。

    而公孫瓚,也徹底被袁紹勢力包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