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八百四十八 趙雲在行動(2/2)

作者:琅騎竹馬字數:7708更新時間:2019-11-16 06:22:52

    其三,趙雲提到的“仁政”,恰恰是公孫瓚的短板,在公孫瓚聽來,趙雲這簡直在諷刺他。

    為什麽“仁政”是公孫瓚的短板呢?當時公孫瓚經常縱容士兵搶劫百姓。尤其是對待烏桓,他非常殘忍。

    因為這事,還與幽州牧劉虞形成鮮明的對比。

    劉虞是一個典型實施仁政的人,他從不搶劫百姓,注重發展生產,而且寬待北方遊牧,獲得了很大的賢名。

    最後公孫瓚還因為這個,和劉虞大打出手並殺了劉虞。

    所以,公孫瓚聽趙雲那麽一,簡直認為趙雲在揭他的傷疤,他怎麽會喜歡趙雲呢?

    所以,即便是當公孫瓚見識過趙雲的強大實力,同樣是沒有給趙雲委以重任,隻是當時界橋之戰的時候,因為缺人手,加上嚴綱個人對趙雲高看一眼,才讓趙雲管理一隻千人隊的白馬義從。

    而後,便是嚴綱白馬殞命,磐河大軍潰敗,公孫瓚麾下勢力迅速縮水,趙雲也是因此和大軍脫節,逗留在冀州,收攏潰軍。

    趙雲的戰略眼光還是不錯的,其實在幽州大軍潰敗的第一時間,他就迅速的反應了過來。

    不過,當時擔憂主帥嚴綱的安危,趙雲並沒有隨大部隊潰敗的步伐,領著麾下本部人馬,逆向而行。

    隻可惜,嚴綱他過於孤軍深入,趙雲緊趕慢趕,卻也終究還是遲上了一步,當時趙雲趕到的時候,嚴綱已經被人取掉了首級。

    由於嚴綱的潰敗,界橋前沿的數萬大軍,全線崩潰,失去了指揮。

    敗局已定,非人力所能挽轉,無可奈何之下,趙雲隻能緊急召集麾下的千人白馬義從,並薈聚了四周的近兩千潰軍,一路殺出。

    在袁紹大軍主力壓製公孫瓚,向幽州境域前行的時候,趙雲領著殘軍於冀州流竄,開始打起遊擊戰。

    劫掠袁軍後方糧草、劫殺冀州遊騎,時不時的攻伐一兩個縣城

    一般而言,雖然整體上對於袁軍的影響不算大,但是一來積少成多,而來,有時候洗劫糧草對於前方供給的波動還是有的。

    所以冀州後方,還是深受其害。

    而現在,得知公孫瓚大軍被袁紹擊潰,公孫瓚退縮易京城,被袁紹大軍團團包圍,圍堵得水泄不通的情況之後,趙雲也是心急了。

    慢慢的,他已經開始不再單單隻滿足於打鬧。

    仔細的考慮了一下,趙雲領著麾下白馬義從,並帶一千七百名幽州潰兵,一路穿行,來到了冀州的渤海郡,袁紹起家的地方。

    “嘶踏踏”馬蹄聲隆隆,七八百匹雪白戰馬立在最前。

    這些馬背上的騎兵,一個個手持長槍,身後背著強勁的長弓。

    人數不多卻個個精壯剽悍,這支隊伍就是追隨公孫瓚多年,曾立下無數功勞的白馬義從!

    如今,他們都是趙雲的麾下。

    眺望遠處城牆,趙雲暗自下定了決心,這一次,什麽也要好好的在冀州鬧個雞飛狗跳,讓袁紹好好的心疼一番。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