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八百六十九 幽冀之戰結束(2/2)

作者:琅騎竹馬字數:5384更新時間:2019-11-16 06:22:58

    隨之袁紹大軍攻城。

    然而,袁軍麵對公孫瓚在易京建起的碉堡工事,無從下口。

    易地南臨易水,公孫瓚令挖壕溝十道環繞,堆積山丘(稱“京”)高各五六丈,上築營駐兵。中心山丘高達十丈,其上建樓,公孫瓚自居,置鐵門,呈送文書係繩引上。城內儲穀00萬斛。

    此地,正是公孫瓚欲長期固守再相機出擊的最佳戰地。

    雖然外無援兵,可是易京畢竟是公孫瓚苦心經營多年的堅固城池,更可怕的是,這座軍事堡壘從建立之初,就根本沒打算民用。

    即便是被敵軍攻破了城牆,裏麵還是一座座碉堡。

    時間一拖再拖,袁紹由於自己的軍隊遲遲無法給公孫瓚致命一擊,非常急躁。

    於是,目高於頂的袁紹讓自己的禦用文人陳琳執筆,給公孫瓚寫了一封長長的勸降信。

    信中,袁紹先追憶了自己與公孫瓚之間從一起對抗韓馥開始的友誼,隨後嚴正的譴責了公孫瓚對於自己的背叛,居然靠向袁術,率軍進攻自己的領土。

    袁紹指出,公孫瓚這是自尋死路,平白將廣大的幽冀人民卷入無邊的戰火之中。

    袁紹聲稱自己為了阻止公孫瓚的種種暴行,被迫在界橋應戰。結果依靠上的眷顧,袁紹以少勝多,大破公孫瓚。

    隨後公孫瓚一而再再而三的死性不改,袁紹不得已在龍湊等地大敗敵軍。

    袁紹稱自己的軍隊早已厭倦了無休無止的戰爭與死亡,自己對治下臣民的無辜受戮也是痛心疾首。

    袁紹認為公孫瓚已經眾叛親離,烏桓、鮮卑人在旁虎視眈眈。而自己,已經把黑山軍的人看得老老實實的。

    袁紹他目前的目標是整個下,開創一個太平盛世,討伐叛亂,收降諸侯是他的分內之事,公孫瓚繼續擁兵自重是他不能容許的。

    在最強盛的時候,公孫瓚尚且不能擊敗他,現在強弱逆變,要他拿下公孫瓚更是不費吹灰之力。

    不過他袁紹有好生之德,生喜好和平,不想再看到無謂的流血。所以袁紹打算給公孫瓚個機會,勸他及早懸崖勒馬。

    公孫瓚對袁紹采取不理不睬的態度,繼續施行自己的龜縮戰術,“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公孫瓚對身邊的寵臣、長史關靖得意洋洋的:“長年的實際經驗告訴我們,能圍困我易京城一年的軍隊根本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就算袁紹他親自前來,又能把我怎麽樣呢?”

    一向養尊處優的袁紹被公孫瓚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氣了個半死。

    隻是圍堵數月的他,徒勞無功,加上趙雲擊敗文醜的消息、糧草輜重也供應不上,讓他隻能選擇暫時回軍。

    不過,即便如此,這個時候的袁紹擁有冀、青洲及幽州大部,成為此刻北方最強的割據勢力。

    與此同時,下的各路諸侯都在緊鑼密鼓的謀劃當中,以應對接下來更為慘烈的大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