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九百四十四 戰時皆兵(2/2)

作者:琅騎竹馬字數:5450更新時間:2020-02-05 20:08:56

    也因為如此,南匈奴所在的郡以及緊鄰的雁門、太原、上黨三郡,就不可能派多少兵馬支援其他郡縣,尤其是雁門郡,雖然其守兵更多,但他們除了守備南匈奴之外,還得派人抵禦可能攻來的鮮卑人。

    “既然此時又有胡狗要來,某家願助守城關,隻要一聲號令,凡我北地男兒,皆可帶刀上陣,披甲血戰!”寨城關門口,一道粗獷的聲音響起。

    話者長著一張曆經風霜的臉,臉上還密布著傷痕,一雙眼睛卻格外的明亮,身上那股子濃重的軍人氣息,更是隔著很遠也能讓人感覺得到。

    他的兩臂修長,雙手骨節寬大而有力,手背棉而不糙,古銅色的雙臂上,青筋凸顯猶如蛇一樣盤根錯節,粗壯的指骨關節,虎口處老繭厚重,點點的疤痕顯示出曾經戰場廝殺、刀口舔血的生活。

    當然了,作為戰士在戰場上受過傷很正常,而且,傷痕也是戰士最寶貴的勳章。

    此人手中還持握著一把環首大刀,刀長尺有餘,牛角做柄,背寬刃薄,寒光閃閃,顯然是一把不錯的兵器。

    環首刀誕生於西漢時期,是由生鐵經過反複折疊鍛打後製作出來的直刃長刀,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殺傷力最強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類曆史上具有非凡意義的一種兵器。

    某種程度上可以是環首刀將匈奴打敗,並間接促成了當時的歐亞民族大遷徙。

    同時也是東漢士兵的標準配備武器。

    側麵來看,這人不得以前便是軍伍出身。

    他的話語一出,很快得到響應。

    邊境之處,人荒馬亂,人丁的來源也是五花八門,有當地的土著,有在此戍邊的駐軍後裔,有因為戰亂跑來的流民,有朝廷流放來的犯官家眷,甚至還有從草原上跑過來的牧民……

    因為自然環境惡劣,糧畝有限,所以此地的民眾隻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附近山中多有豺狼虎豹,所以此處男丁大都常年上山打獵,或者在附近河流的湍急河水中施網捕魚。

    加上地處北疆,時常有遊牧部落侵擾,百姓們平時為民,戰時為兵,所有幾百年下來養成了此地彪悍善戰卻又淳樸的民風。

    正是因為此地民風彪悍,士兵不但英勇善戰而且悍不畏死,所以每有戰事,國家屢屢從此征兵,才造成了邊境地區大把大把的男丁缺少的景象。

    這裏可以家家戶戶都有人從軍,甚至當兵都成了,這裏成年男子的唯一出路。

    話回來,能夠培養成彪悍的民風的地方,恐怕也隻有在並州、幽州、涼州這麽幾個地方吧?

    畢竟在這裏,因為鄰近邊境,州內又有依附於漢朝的胡人居住,比起內地的那些州郡來,安全係數不知道低到哪裏去。

    和外族因為衝突最終導致流血死亡的事件幾乎每都在發生,而且每年9月胡人都會為了準備過冬的糧草前來掠奪。

    這種情況下,造就了當地的民風極其彪悍,人盡可兵。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