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九百五十四 逼迫(2/2)

作者:琅騎竹馬字數:5714更新時間:2020-02-09 00:58:08

    瞬間,低沉的號角聲再次在這荒涼的大地上響起,在這寒風中是那麽的淒涼悲壯!

    在這號角聲中,每個士兵都知道了他們單於所下達的命令!

    下一刻,前軍所部轟然動了起來,他們向著大軍兩側散開,將中軍暴露在了五原守軍麵前!

    中軍瞬間向前邁進,有所不同的是,中軍士兵的手上都握著一張巨大的弓弩!

    這些,是匈奴的全部家底!

    由哲別根的黑騎開頭,他們騎在戰馬上迅速的向城池逼近著,左右兩軍護佑兩側,防止五原城中的漢人突然襲擊!

    整個行動迅速而淩厲,這是無數次的戰爭磨練出來的,戰爭之中,軍令如山!

    五原城上,在這低沉而震撼的號角聲中,守城校尉望著匈奴軍的變陣,臉龐同樣變得越發的凝重!

    委實是匈奴的架勢太可怕了,讓人感覺,就像是被一隻猛獸盯住了一般,渾身僵硬,動纏不得!

    確實,遊牧民族不擅長攻堅戰。

    但不代表他們不會攻堅戰。長城如果守軍太少,那是不可能防禦住數倍於守軍的大軍。

    而且隻要攻破一次,匈奴人必定會盡量破壞漢人的城牆,為他以後的入侵,提供可能。

    可以在短時間內突然對敵方個別城池形成圍攻,而處於守勢的對方則隻能分兵駐守各城,這樣匈奴人總是可以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個個擊破。

    如果遇到堅城這樣地勢險要而優勢兵力難以展開的情況,匈奴軍就往往一愁莫展了。

    可見,在戰術上匈奴軍攻城不能直接靠騎兵,但從戰略上講匈奴軍攻城得手,還是間接地靠騎兵。

    而且他們還經常用戰俘和奴隸去充當炮灰,逼著他們去填護城溝,去拆城牆。

    再則,漢族邊軍據城自守隻能保全自身,卻不能達到保境安民的首要任務。

    漢朝時代,政權設置邊防軍隊的首要任務就是阻止匈奴長驅直入南下侵擾本國腹地,保境安民。

    目那麽,邊防軍就必須承擔起抵禦匈奴進攻的責任,如果擔心自身遭受損失,龜縮據城防守,坐視匈奴大軍燒殺搶掠,政權就失去了設置邊防軍的意義。

    一味畏戰也有損軍人的尊嚴,有損邊關統帥的權威,也不利於他們渴望建功立業的誌向。

    守城者是被動的,挨打的一方,隻能處於防守。長期被圍困,城內軍隊和市民心理壓力很大,持續時間越長,越擔心被攻破後的可怕後果。

    所以守城者心理壓力大,守城將領都會擔心,下邊的人把自己獻給圍城的敵人,而兵變投降。

    因為古代的城池就是一個物資集散地,大量的生產生活都是在城外進行的,匈奴騎兵每次來都不會事先打招呼,所以每次邊地軍民都損失慘重。

    此外,堅壁清野的做法是弱者思維,是被動地選擇抗拒。長此下來,必然會讓匈奴人目空一切,讓漢人士氣沮喪。

    國民性格就是國家性格,國民如果沮喪,那麽國家也難有抬頭之日。

    妙書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