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3200更新時間:2019-11-29 01:46:51
“本之以忠信,持之以慎密,則無敗矣。若窺伺機詐,未有令終者也。”———————— 北地久經寒霜,江南也終於到了肅然冰凍的時候了。 這時候的溫度原比後世要低,道路冷硬、秋風料峭,可人一旦心不在這裏,越是要走,便越是攔不住。 蕪湖城外有座長亭,遍植桃杏等果樹,春秋時期花紅果香,即便是夏日也是綠蔭鋪地,自成一景。可入了冬就像是人將受凍的手縮回袖子裏似得,再也不肯展露一絲生機,蔫蔫的垂著枝葉,讓人覺得醜陋。蕪湖是丹陽郡在長江一帶的重鎮,江闊港深,往年是江東與荊州、淮南交通的要埠。 自孫策渡江後,更是在此營造水寨、屯駐重兵,來往軍旅與糧秣輜重、民夫讓這蕪湖在這紛亂的世道中竟突顯幾分病態的熱鬧與繁華。 新晉的江東之主,蕩寇將軍孫策親自騎馬陪著一個二十餘歲的年輕人出城,一路走到這裏,在他身後隻遠遠地跟著幾個護衛,這出行陣勢連本地尋常豪強之家都不如。到了長亭邊,孫策便勒繩駐馬,那年輕人卻往前驅馬走了幾步,察覺到身邊沒了動靜,這才慢悠悠的掉轉馬頭,回首看來: “你我共事一場,雖無君臣之義,也有幾分情誼。送到這裏就可以了,如今終有一別,將軍還是回去吧。”那年輕人文質彬彬,打扮是個士人,卻生得十分英武,眉宇間更有幾分銳氣。畢竟他七歲受母遺命,十三歲手刃惡奴,少年膽氣,家貴胄,讓他很快就聞名江淮,避地揚州的許劭更稱其有佐世之才。 這樣一個人物,要送到這裏為止,孫策心裏是萬萬不舍的,他強笑道:“子揚何必見外!你我共事也算相得,如今你要走了,我豈能不多送一程?正好我要去水寨看樓船,這也算順路了。” 年輕人正是淮南劉曄、阜陵王劉延之後,名正言順的漢室宗親。他自揚名以後,便蟄居鄉裏,靜待時機。周瑜知道他腹有鱗甲,又是出身劉氏,無論哪點都是上上之選,所以才臨去長安之前,將其薦舉給了孫策。以寄望有劉曄在,孫策既能得到助力,又能在其影響之下,加深與陸康等揚州士族的聯係,不偏離給他規劃好的既定路線。 孫策對幼時好友言聽計從,幾次屈尊招攬,恰逢地方豪強鄭寶擁兵自重,圖謀劉曄聲名,多番強逼,劉曄躲之不過,便在周瑜的去信下,順勢投效了。 劉曄果然也不負眾人期待,在他的出謀劃策下,孫策短短時間便憑借著數千舊部,在江東紮穩腳跟,剿滅祖郎、進討笮融。如今更是坐擁丹陽、豫章、吳郡,偌大的江東,兵馬數萬,如今隻剩一個會稽仍在平南將軍陸康手中,但陸康已是古稀之年,精力不濟,能帶著數千兵馬支撐到現在,隻是孫策還想留個餘地而已。不過光是這樣,陸康僅是麵對會稽層出不窮的山越就已經夠嗆了,根本無從威脅到孫策分毫。 本來他二人理應彼此和睦,共同攜手坐鎮江東,一步一步的在郭嘉、周瑜、荀攸這些人從遙遠的地方牽來的一條細線的指揮下,為朝廷身先士卒,用最難的功,換最大的績。 可現在什麽都變了,原本清晰的未來從魏桀死去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變得不確切了起來,那根細長堅韌的線也不知何時在頭頂越束越鬆,直至微不可察。 與孫策的誌得意滿,萬般不舍相比,劉曄從一開始的躊躇滿誌,也逐漸變得大失其望。他神情冷淡,他不喜歡與人分別的場麵,更不喜歡看到一個本來付諸希望的事物在眼前落空。幾句場麵話後,劉曄便沒了意興,掉轉韁繩就要走。 孫策臉色一變,忙伸手拉住他的韁繩:“莫要如此,以後未必沒有相見的時候。子揚莫忘了,公瑾還在長安,他定能為我照看你,隻等海內無事,你我還能會麵。” 劉曄也無心去細究孫策這話裏話外是什麽意思,但迎麵直視著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