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774更新時間:2019-03-31 05:13:46

    能拿下徐榮的三千人已是最好的結果了,至於明知不可為卻偏要下詔收胡軫等人六千兵馬,則是為了在起衝突時,能抓住一張好牌來與不知情的王允演一場戲。

    於是皇帝主動退了一步,他在射堅訝異的眼神中鄭重的表示了歉意;“司徒所言甚是,我本來是想著幫司徒一把,解決董卓餘部,提防有人起兵鬧事,如今看來,到是我多此一舉。”

    何止是多此一舉,皇帝這一下子等若是和王允撕破了臉,任誰都能看出君臣不和,這在那些投機者看來,無疑是好事一樁。幼君和權臣,聽上去是權臣說了算,但終歸到底,皇帝才是權力的來源。

    沒有名分而掌握大權,宛如無根之萍。

    王允清楚自己的劣勢,他不過是仗著誅董之威,以及皇帝未及冠不得理政的由頭在今後把持朝政。他既不是外戚又沒有遺詔,就好比暴富的土豪一夜間修起了違製的高樓,看似豪奢,其實隻要一道政令就能勒使拆除。

    所以他也不好逼迫太甚,見好就收,畢竟他與皇帝之間顯然不是這一下子就能分勝負的:“老臣叩謝陛下,城北兩軍對峙,時間長了,怕會惹來變故,還請陛下讓尚書台下詔,從中解圍才好。”

    他隻字不提徐榮那三千人的歸屬,顯然是默認了被編為羽林軍的既定事實。皇帝也順水推舟,主動放棄了掌握胡軫等六千人的意圖,虛心道:“那依司徒之見,楊眾、楊儒二人該置於何處?”

    皇帝根本沒想過會得到胡軫等人的六千人,不過是拿他來做釣王允上鉤的餌。而對楊儒等人的詔命不過是張空頭支票,皇帝借此用來得到楊氏的支持,至於能不能兌現,全在於王允,而不是皇帝。

    弘農楊氏勢力龐大,誰去用它都是把雙刃劍。皇帝既想引為助力,又不敢放心大用,處處提防。此時他巴不得王允直說詔書作廢,讓王允與楊氏徹底交惡,把楊氏推倒皇帝身邊來。

    與其說是不給皇帝麵子,倒不如說是替皇帝打壓弘農楊氏,給皇帝扮黑臉。

    王允想通了關節,自然犯不著做這個傻事,對於他二人的去留,他在來時的路上就有了一個想法:“不然以楊儒為護羌校尉,屯駐郿縣,謁者仆射楊眾可使其監虎賁。”

    皇帝之所以要與王允作對,僅僅隻是出於自己的利益訴求,以王允的強勢,在誅董之後皇帝絕不會有任何施展拳腳的機會。所以皇帝心裏哪怕再是欣賞王允,也得出手為自己爭取一絲話語權,避免在殺了董卓之後依然是牽線木偶的命運。

    “至於奉車都尉……”

    皇帝立即擺手打斷了王允的話頭,堅定的說道:“王斌是我的舅父,本朝曆代先帝恩遇後族,我拜王斌為北軍中候,是全我孝順之心,司徒切莫諫阻。”

    見皇帝拿孝悌的名義來壓他,而且態度堅定,不肯讓步。王允心裏雖然不願見到外戚勢力複起,也隻得咬牙暫時同意了這項任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