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648更新時間:2019-03-31 05:13:48

    “老夫這輩子遇到過很多不平之事,幸有貴人相助,屢次逃過。但躲得過第一次,卻躲不過第二次,老夫年已耳順,將知天命,死則死矣,無複多言。”蔡邕不再用笑來掩飾內心的悲痛,一副認命的模樣。

    荀攸見蔡邕已有死意,頓時大驚,正欲出言勸導,卻聽門外傳來人聲:“大誌未成,就這麽不明不白的含冤而死,你真的甘心嗎?”

    隻見一老者長身卓立,從門外走了進來,他麵容堅毅,恨鐵不成鋼的看著蔡邕。

    荀攸認清來人,連忙站起行禮:“攸見過太尉。”

    來者正是關西大儒、太尉馬日磾,他曾與蔡邕、盧植、楊彪等人在洛陽東觀編撰《漢記》,期間互相交流才學,點評時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此次前來,正是要設法搭救好友,使其免於一死的。

    馬日磾對荀攸遇赦不出,執意留在牢獄陪伴蔡邕的事跡有所耳聞,很受感動;又知道他敢於涉險刺董,對荀攸的膽識也是極為佩服。

    像這樣有情有義的傑出才俊,馬日磾讚許的看了他一眼,衝他回了一禮以示感激。隻是誇讚荀攸的話容後再說,眼下當務之急,則是打消蔡邕心裏存著的死意。

    “虧我還曾誇你是飽學之士,太史公遷的《報任安書》你白看了?”馬日磾厲聲道,又背誦了幾句來鼓勵蔡邕;“……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馬日磾背一個人物,蔡邕那無神渾濁的眼珠便亮堂幾分,像是一團火在這老人的軀體裏重新燃起。

    “你不要說了!”蔡邕揮手打斷,他對馬日磾鄭重的行了稽首大禮;“翁叔乃知我者也!”

    話畢,蔡邕伏地痛哭,聲音悲慟,令人動容。

    馬日磾避而不受,辭道:“既已明白,何不上表認罪,我等願為你聯絡大臣,減免死罪,隻求修完《漢記》,以慰前人之靈。”

    荀攸見狀,也在一旁應和,對這幾日為了奉聽學問而故意在獄中拖延表示慚愧,如果要長久在蔡邕門下,應當立即出獄為其奔走,而不是貪圖這一時。

    在向蔡邕告罪之後,荀攸做出保證,將立即出獄與馬日磾一起為蔡邕奔走,一定要為後世留下一部完整的史家絕唱,不讓後人遺憾。

    這已不是立場利益之爭,而是為了延續儒學,要知道當世巨儒,能與蔡邕比肩的不過是盧植、鄭玄等人。但蔡邕死後,哪怕是鄭玄都為之歎息,遺憾今後無人可寫漢史:“漢世之事,誰與正之!”

    在這些人的支持鼓舞下,蔡邕在獄中當即寫下辭表,讓馬日磾代為轉交王允,表示願意服軟,不求無罪,隻求改判黥首刖足之刑,饒他一命,以留殘軀完成百多年來數十位大儒未能完成的修史偉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