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2/3)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6728更新時間:2019-03-31 05:13:51

    “是、是。兄女尚在府中,由內人照料,得知其父有難,這孩子茶飯不思,日夜垂泣,誰見了都覺得可憐。”

    “善!此女可謂純孝,不愧是蔡公之女。”趙溫撫掌道:“我近日照料家兄,未能常隨帝側,但也曾聞陛下追懷後族勳臣餘烈。王斌不顯德名,卻以官爵厚之,足以見陛下仁孝。是故可讓貞姬伏闕上書,將蔡公冤情上達天子,讓陛下仲裁。”

    見王粲與蔡穀皆露猶疑之色,趙溫左右環顧,笑道:“天子雖幼,卻非尋常蒙童,且看這幾日收服徐榮、整頓北軍,又豈是一個稚子能做出來的?”

    王粲近日在太尉馬日磾府上為蔡邕奔走,對當今朝局頗為了解,知道皇帝種種不凡的行跡,也知道皇帝與王允僵硬的君臣關係:“確實如此,王司徒性格剛愎固執,執掌大權,又聽不進旁人善言,唯有陛下才能糾正他的決議。除此之外,別無他想,朝中更無一人可以阻止司徒。”

    “緹縈救父的典故我雖然聽過,卻從沒有想到過這個法子。若是能讓兄女上書陛下自然可行,但王司徒總攝朝政,各類奏疏皆收歸中台,陛下不能全覽,又如何得見呢?”蔡穀憂心的提出了疑問。

    “老夫提議讓蔡公之女伏闕上書,豈是讓陛下知道蔡公之冤?非也。”趙溫不得不剖析原委;“蔡公之冤,陛下若是有心相助,便是不知也知;若是無心助之,那便是知也不知。如今陛下要大有作為,又與司徒君臣失和,司徒為人雖然施政過於剛正,但處事遵循禮法,毫不暴虐,陛下想要立威,非得有一個契機不可。而伏闕上書,正是再好不過的一個理由。”

    趙溫指點道:“如今王司徒親黨把控朝野,若是前往宮門上書,不知要何時會送到陛下麵前,更不要說可能會被尚書台截下。隻有讓貞姬寫好奏疏,由我攜帶入宮,轉遞陛下,才得萬無一失。”

    臣子私下奏陳是一個極為特殊,又不失為簡捷的法子。但若是徑直繞過尚書台給皇帝奏疏,這是不合規矩的事情,很容易引起尚書們的嫉恨。

    趙溫能不顧全自身,衷心為蔡邕打算,這讓蔡穀備受感動:“不必如此!我知道王生與尚書令家兒郎交好,若是讓貞姬上書陛前,大可請尚書令代奏,尚書令深得帝心,又與北軍中候王斌交好,由他代奏,正是一舉兩得。”

    趙溫未料到遲鈍的蔡穀會想到這一點,眉頭一揚,道:“汝不知矣!你怎忘了董卓伏誅當日,尚書台發出兩道聖意相違的詔書,惹得司徒不快的事。最後雖與陛下交涉,各讓一步,讓事情得以解決。可如此一來,司徒對士孫瑞的忌憚一日甚於一日,哪怕陛下詔拜士孫瑞為尚書令,但偌大個尚書台,依然被司徒親黨掌控,士孫瑞在其中隻是徒有其名罷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