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2/3)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7216更新時間:2019-03-31 05:14:08

    口誅之辭,接二連三的如潮水般向張喜湧來。

    皇帝在簾後輕咳一聲,苗祀立即喝道:“朝堂之上不得喧嘩,肅靜!”

    待眾人靜了一會兒後,皇帝帶著勝利者的眼神打量著張喜良久,聲音刻意保持著平靜:“衛尉可要自辯麽?”

    “陛下容稟!臣之所以隱瞞此事,完全是為了朝廷顏麵!試想,若是此事傳至民間,豈不是被百姓貽笑?臣對陛下一片赤誠,未能及時捉獲竊賊本就於心有愧,如今更是遭人譖毀,臣實在是無顏以見陛下!”張喜帶著哭腔稽首叫屈,額頭放置在交疊的手背上,遲遲沒有抬起來。

    皇帝像是認可了張喜的理由:“你說的對,此事幹涉朝廷顏麵,確實不宜聲張。但一個竊賊這麽多天都沒能伏法,尚匿身宮中,讓我寢食難安,這也是你不可推卸的罪過。”

    “是……”張喜汗流浹背,知道自己釀成大錯,伏地說道。

    這時候司隸校尉黃琬及時應對道:“捉賊一事,主要是由衛尉手下南北兩宮衛士令及左右都候負責,如今賊捉不到,多半要追究他們的罪責。衛尉雖難逃關係,但罪有可原。”

    黃琬,字子琰,江夏安陸人,祖輩曆仕公府。論才學,他聰慧善辯,不輸趙岐,論正直敢言,他曾不懼權勢選拔賢能,不遜王允,論政績卓著,任豫州刺史時曾平定盜賊,威望勝於士孫瑞、馬日磾等人,可謂是朝中舉足輕重、在關東與關西士人兩方皆有聲望的名臣。

    司隸校尉舊稱臥虎,監察司隸各郡,三公以下,無所不糾,又可以參與司法,被譽為雄職。

    所以黃琬的話讓皇帝不敢小覷,再加上他有意分化王允的勢力,知道王允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故而顯得特為重視:“依黃公之見,這事該如何定論?”

    “臣以為,當下詔申飭,責令衛尉府上下限期緝捕,務求克成。”

    皇帝自然不樂意就這麽放過張喜,他大費周章,借題發揮所圖的是什麽?還不是想借張喜來引出蔡邕的案子?既然張喜犯了欺君、瀆職的罪過都能得到寬宥,那蔡邕不過是同情董卓,又何至於死?他把這件事踢給了廷尉:“廷尉以為如何?”

    話說完,皇帝便朝九卿列座中的一人看去,皇帝不知道廷尉長什麽樣,但他知道廷尉穿什麽服飾。

    秦漢兩代習慣用冠、佩和綬來區分官員品秩和職能,通俗的說法是文玄武緋,文官多半戴進賢冠,穿玄色朝服,以冠上梁的數目區分等級,武官則戴武弁冠,穿緋色朝服。

    比較特殊的還有侍中戴貂蟬冠,在殿旁敲禮鍾的樂人頭戴建華冠,宮殿門吏、仆射戴鵲尾冠,衛士戴卻敵冠。

    而禦史和廷尉等負責司法和監察的執法官一律戴獬豸冠,此冠又稱法冠,高五寸,樣子類似獬角,很容易辨認。

    廷尉名叫宣璠,本是朝廷不入流的一個小官,卻被董卓賞識,頂替了掛印出逃的袁紹,一躍成為了司隸校尉。遷都長安時,在董卓的授意下,上書以災異罷免了反對遷都的司徒楊彪等人,後來改任光祿勳,持節拜董卓為太師,深受親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