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438更新時間:2019-03-31 05:14:52

    有了黃琬、趙戩與王淩的例子,足以表示皇帝不願將王氏黨羽連根拔起,於是朝中人心漸漸平複下來。

    以皇帝潔身自好的性格,自然不會親自下黑手翦除於國有功的重臣,他在事先下發口諭令太尉馬日磾與前將軍趙謙負責此事後,便一清早就擺駕出城前往上林苑,提前開始了準備在月底才進行的演武。

    這次演武由羽林、虎賁、北軍五營、還有宮中兵衛參加,一共有一萬七千餘人,步騎兼備,弓弩強勁,單論氣勢,就足以稱得上是一支精兵。

    在拿出從郿塢繳獲的財物犒賞三軍將士,各有提拔之後,眾軍士氣高漲,將校擁戴,迅速將李傕等十萬大軍壓境所帶來的不利影響給消除到最小,並且穩定了軍心。

    等到身在上林苑的皇帝處理完了軍中的一切,得到馬日磾命尚書台下詔對付王允的消息後。他立即連夜趕回長安,做出一副毫不知情的驚愕模樣,但這時候王允黨羽早已盡數入獄,詔旨已發,不可追回,隻得默認事實。

    一場自董卓死後便引發的朝堂爭鬥,終於在這兩天塵埃落定,勝負立分。

    王允倒台,朝廷在皇帝的主持下開始論功行賞,以前將軍趙謙為司徒、與太尉馬日磾並錄尚書事;以光祿大夫楊彪任光祿勳,頂替了南陽人鄧淵,為皇帝掌握郎衛;其後又遷廷尉正法衍為廷尉,專司王允案。

    不久朝廷又調整官吏,將光祿勳屬下羽林、虎賁兩支郎衛分割獨立出來,成為與北軍五營一樣的編製軍隊,各自擴充兵額,共六千人。同時也分離出了謁者台,將謁者台正式從名義上獲得與禦史台、尚書台等同的地位。

    這樣做一來擴充了軍隊,方便將羽林、虎賁直接歸皇帝掌握,另外也能提高謁者仆射楊眾的地位,算是變相的酬功於楊氏。

    最後詔拜征西將軍皇甫嵩為車騎將軍,並以其為主,北軍中候王斌、羽林中郎將徐榮等人為副,統率長安各軍負責守衛城池。趙謙為表支持,主動將手下四千益州叟兵交了上去,這支叟兵是由叟人組成的軍隊,以勇敢善戰著名,曾借此鎮壓白波黃巾。

    這樣再加上皇甫嵩手下兩千餘人,建義中郎將段煨手下萬餘人,以及護羌校尉楊儒招募的三千新兵、荀攸與皇甫酈前往左馮翊以財物說來助戰的數千羌胡義從,長安可勉強拉起一支將近四、五萬人的隊伍。

    此事過後,還引起一陣餘波,長安市民在甫一開始聽到王允被捕入獄後,在有心人的挑唆下輿情紛擾,險些鬧出事端。

    皇帝為了安定城內百姓,命京兆尹司馬防內鬆外緊,逐一排查,在處決了幾個尋釁滋事的惡徒、以及秘書丞王淩改任長安令現身說法以後,長安才逐漸開始安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