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992更新時間:2019-03-31 05:15:10

    以趙謙的老謀深算,所帶來的危害恐怕要比李儒等人還大。比如讓手下叟兵打開城門,迎接叛軍,這是曆史上已經隱晦證明過了的。

    今時不同往日,趙謙順利的扳倒王允,又得以與馬日磾共同輔政,政治訴求基本得到滿足。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會出現勾結李傕、大開城門的事情。

    趙溫不動神色的看了眾人一眼,心裏哂笑不已,待眾人欣喜之情稍稍過去後,道:“王允屢出亂命,以州郡之偏見,阻塞忠臣良將報國之路,人所不服。如今既已伏法,諸位還有什麽好說的?”

    李傕仍有不平,自己好不容易合兵十萬,不僅可以橫掃關中,就連關東諸地都是無人敢當。沒想到在長安打了一次不痛不癢的仗,全軍近半的將校都同意歸降了!

    這讓李傕心裏很不服氣,就像是兒子犯了錯,父親執意不肯原諒,於是兒子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和父親拚了一拳,正準備再來一拳把他揍服帖,沒想到倔強的父親卻突然和顏悅色的跟兒子說剛才是我的不是所以我原諒你那不孝的舉動了,以後你還是當我的乖兒子吧。

    這節奏不對啊!事情發展怎麽看怎麽透露出一絲詭異!

    偏偏所有人被朝廷的退讓與封賞迷住了雙眼,他們在朝廷麵前本來就心存敬畏與膽怯,此時見到朝廷如此‘真誠’的表示既往不咎,又哪裏願意繼續跟朝廷打下去?

    在這些支持歸順的人裏麵,除了樊稠這個愣子以外,其餘的如董承、王方等人都是手下兵馬不過數千的小勢力,他們沒有像李傕、郭汜等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野心與實力。

    隻要能守住自家現有實力、保全性命富貴,他們並不介意在如今勉強算是順風局的情況下接受招撫。

    而反對歸順的人中,都是如李傕這樣作用數萬軍隊的大勢力,他們既擔心會被朝廷解除兵權,又不甘心就此失去把控朝政的機會,所以反對的態度堅決。

    如今叛軍以李傕所部最多,有三萬餘人;其次是郭汜手下兩萬五千人;再之後則是樊稠一萬,胡軫、楊定合兵一萬。張濟、董承、王方等人各擁眾數千,共有十萬餘人。

    其中排除三萬多沿途裹挾而來的百姓,有七萬可戰之兵,再排除當年西園、北軍雒陽等禁軍,所剩下的隻有兩萬多董卓征討羌胡的原班人馬。

    別看同意歸順的樊稠等人手下隻有三萬多的兵馬,要知道朝廷派來使者赦免的可不僅僅是這些將校,而是包括所有士兵在內。

    蔡邕等人的一舉一動雖然被刻意限製,但隨著蔡邕、趙溫萬眾矚目、接二連三的到來,朝廷打算赦免眾人的消息還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在軍中肆意傳播。

    如果李傕一意孤行,執意破壞招撫,憑他現有的薄弱威望,他絕難鎮壓麾下士兵的埋怨,搞不好會惹來一場兵變。

    見大勢已定,李傕雖然早已與郭汜達成一致,但得到這個結果,仍舊有些不情願的說道:“朝廷寬宏,肯赦免前過,不與我等計較。我等愚妄,又豈能不知悔改,徒惹後世罵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