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776更新時間:2019-03-31 05:15:16

    王允知道久立此處,容易惹得外人觀瞻,便順水推舟,隨著王淩等人進入枳道亭中。

    枳道亭長殷勤的端茶送水,噓寒問暖,布置上座。王淩擺出長安令的架子,與其好言說了幾句,便讓其心滿意足的下去了。其餘王氏親族見狀,知道叔侄兩人有事要談,都默契的退避。

    座中除了王允、王淩叔侄,唯有趙戩奉茶作陪。

    王允剛才看著王淩與枳道亭長說話,言語分寸把握得當,沒料到他任事宦職一月不到便有如此風采。王允不由欣慰道:“我本來還不甚放心你年紀輕輕,難以擔當大任,如今看來,倒是我多慮了。”

    “是,若不是叔父昔日諄諄教導,於民事上多有提點,小侄初任令長,怕也不會如此順遂。”王淩謙虛幾句,又似若無意般,開口提及道:“再說天子衝齡繼位,乃有如此威勢。這才是真正的天賜聰慧,相比之下,小侄實在不算什麽。”

    王允下意識反駁道:“你早已及冠,心智成熟,所缺不過行事處政的閱曆與經驗罷了。而天子尚未元服,少年心性不定,能有今天已是漢室祖宗保佑,誰知他日如何?”

    “叔父!”王淩皺著眉頭,沉聲道。

    王允知道自己剛剛這番話不過一時氣話,猶如失敗者的牢騷般不值一文。他歎了口氣,虛握右拳,輕輕捶了一下大腿,複又抬頭道:“朝中近來如何?我自出獄以來,閉門自守,隻知道叛軍已除,事後封賞調動,倒是不甚明了。”

    趙戩知道王允功名之心未死,也在一邊附和道:“王公心係朝堂,憂思社稷,若有不需隱晦之事,還請告之。”

    王淩早知會有此一問,而且他也想知道王允對近來朝政的看法,畢竟王允久在宦署,任何一個看法都能讓王淩受益匪淺。

    “太尉馬公得封美陽侯,司徒趙公本有爵封,陛下給他增添了二千食邑。”王淩思考了一下,答道:“另外,小侄聽說趙司徒有意舉薦司隸校尉黃公為司空。”

    這也是王淩不甚明了的地方,要知道趙謙素來與王允不對付,此次好不容易扳倒了王允,又上趕著薦舉王允昔日的關東盟友做什麽?

    王允則是心領神會,未有理會趙戩投來的詫異目光,隻低聲說了句:“趙彥信的病怕是不會好了!”

    趙戩、王淩頓時明悟,趙謙出身蜀郡豪族,勢力孤單,比不上朝中扶風馬氏與弘農楊氏這兩大豪族,拉攏出身江夏豪族,同樣出身邊鄙的黃琬上位,可以引為自家奧援。

    再者,黃琬之父與楊賜師出同門,兩家交好,趙謙可以借此結交楊氏,共同抗衡勢大的馬日磾。

    要知道趙謙老弱多病,恐怕是自覺將不久於人世,希望能借此恩惠,讓黃琬和楊氏在自己身後照拂其弟趙溫。

    王允此時孑然白身,得以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分析整個朝局,往日裏尚有些模糊不清的地方,此時都一一想了個清楚明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