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章丨高廟罪已(2/3)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6770更新時間:2019-03-31 05:15:23

    見兩人逐漸變為口舌之爭,馬日磾不得不出言製止道:“好了!無論這罪己詔中是否有此意,我等都要加勉勤勵,切不可興意氣。”

    “我等自勉,那別人呢?”馬宇說道:“桓、靈以來,朝政失措,天下紛亂,是我等士人之罪歟?還不是閹宦、外戚蒙蔽於上,擅權無道所致?陛下前日在宣室召見近臣,曾言興亡三事,其中流民、羌胡二事皆有定策,而朝政失措卻未給天下士人一個交代,也未說如何杜絕,這如何讓我等自勉?”

    馬日磾一時語塞,誠然,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這麽多年朝政之所以荒怠無道,全都是由宦官、外戚擅權所引起的。無數黨人、士子費盡千辛萬苦、舍生忘死才有了如今宦官與外戚勢力一蹶不振的局麵。

    這個時候,正是要一鼓作氣,讓皇帝重新訂立規矩,從製度上明文約束、甚至是斷絕宦官與外戚參與朝政的權力以及躋身朝堂的途徑,實現真正的君主臣佐,共治天下。

    因為朝廷處政的權力就那麽多,出於自己的利益,自然不樂意讓外戚與宦官來分一杯羹。更何況這兩者禍亂朝綱,實在不是什麽好貨,更不能讓他們出現在朝堂之上。所以很多士族大臣都對皇帝翹首以盼,希望小皇帝能親士人、遠小人。

    但沒想到皇帝心裏隱隱然防範著士人,別看主政的馬日磾、黃琬等人俱是一時名臣,也別看皇帝雖然寵信小黃門穆順,但從未準許其幹政。

    一時如此,不代表一世如此!

    這一點,從皇帝舅氏王斌、董承接二連三蒙獲重任嘉賞,就可以看出外戚複起之勢不遠。到那個時候外戚與士族大臣必然會有一戰,無論結果是誰先低頭。隻要二者合流,那麽皇帝為了製衡,宦官再起之日也就不遠了。

    皇帝如今隻是用罪己詔稍提了幾句,看上去重視無比,其實是輕飄飄的一筆帶過,刻意留了一個閹宦、外戚隨時可能再興的口子,讓朝中士族大臣如鯁在喉,以至於對皇帝高舉輕放的態度大為不滿。

    “此次陛下頒詔罪己,是我大漢首次自陳曆代處政得失,直麵過錯。若論給天下士人一個交代,沒有什麽能比罪己詔還要鄭重的了。”見馬日磾沉默不語,作為關西士人的二號人物,士孫瑞嚴肅的說道:“伯軒隨侍陛前,當慎思謹言。”

    馬宇不甘的說道:“但是司隸校尉董承自入朝以來,對朝政屢屢妄加非議,這可是……”

    士孫瑞人情練達,精明事故,如何不知道這些人心裏打著什麽念頭、唱的什麽戲?這夥人自詡忠良,要排斥閹宦、外戚,還大漢政治清明。說得好聽,其實走的還不是爭權奪利的那一套?

    朝中任何人都有各自的政治底線,隻有在彼此了解對方政治底線的前提下,兩者才能不會撕破臉皮,在彼此容忍的範圍內互相試探、鬥智、博弈、甚至是利益交換,這才是妥協的藝術,同時也是政治的魅力所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