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章丨仕宦郎署(1/3)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6892更新時間:2019-03-31 05:15:26

    “臣當弱於其君也,乃後臣事君順之;子當弱於其父母,乃子事父母致孝也。”————————【太平清領書·卷三十六】

    正如馬日磾所料,袁氏的門生故吏在朝中的反對不僅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招致了皇帝的不滿。

    皇帝沒有直接針對他們,反而是下了道詔書,痛斥了近幾十年來‘舉茂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的官場亂象。為此特意命謁者仆射楊眾轉拜五官中郎將,領左中郎將劉範、右中郎將牛亶對所有的三署郎官進行嚴格的學識與道德審查。

    前文已提到,三署郎官是官僚隊伍中的幹部儲備和人才梯隊,按規矩,他們隻需熬上兩年資曆,就可外放郡縣、內擢尚書,升職加官簡直不要太容易。等到他們憑借關係和互相吹捧的‘清名’成為公卿,就能反過來提攜那些已經退居二線、曾提攜過他們的‘恩公’後人。

    如此反複,一代一代,逐漸形成了一個以地域、血緣、師承為紐帶的士族圈子。

    這個圈子的裏麵,最為著名的就是弘農楊氏與汝南袁氏這兩個東漢中後期實力最為強勁的頂尖豪門,跟隨其後的就是扶風馬氏、龍亢桓氏等豪族。這些豪族曾在宦官與外戚的壓力下,彼此聯姻、交流學問,共同組成了龐大的士人集團。

    集團內部以黨人自居,互稱君子,推崇德行,點評時政。在宦官專權的黑暗時期,他們就是朝野的一股‘清流’。

    在沒了宦官與外戚這兩個共同的敵人以後,本就存在嫌隙的士人內部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分裂,比如馬日磾與王允所代表的關西士人與關東士人之爭、以楊琦為首的弘農楊氏與背後支持王允的汝南袁氏的鬥爭、甚至還包括以趙謙等邊地出頭的士人為博一席之地而挑起的紛爭。

    也正是由於士人內部激發的矛盾,皇帝才得以遊刃有餘,從容利用各方勢力,好達成自己的政治目的。

    如果當初王允懂得退讓,封賞公正,對各方勢力不偏不倚。以馬日磾一開始對王允的好感,完全有機會統合士人集團,到那時就算皇帝手腕再了得也無計可施。

    隻可惜性格決定成敗,而且當時的情況以及王允背後的支持者們也不容許他這麽做。

    現在皇帝任用楊眾去排查、清除袁氏在朝中的殘餘勢力,就是要讓楊氏加大與袁氏的隔閡,促使士人的分裂。若有人問,楊氏與袁氏有姻親之好,不肯相幫怎麽辦?

    如果是以前外戚、宦官還在的時候,大敵當前,楊眾確實不會樂意做皇帝的刀子。可現在二者皆已弱不成勢,已經到了摘取最終的勝利果實的時候,為了自家的百世榮華,哪裏還會顧忌往日的情麵?

    皇帝早就對袁氏表示過不滿,上行下效,無論是在朝廷還是在地方,打擊袁氏,已成了向皇帝靠攏的‘投名狀’。

    楊氏也不例外。

    在奉詔以後,楊眾稍作思量,便選擇毫不猶豫的執行下去,但是光祿勳楊彪卻及時攔住了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