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146更新時間:2019-03-31 05:16:28

    皇帝相信自己的權威是與日俱增的,所以就隻需要防止奸官猾吏混入新的鹽鐵官營中去,以免遭到他人的攻訐。

    他知道在拋開董承之後,在這件事上,自己與士人們再無緩衝,他將麵臨整個朝堂對他造成的巨大阻力。所以三輔與弘農不好妄動,而新收服的河東雖是豪強林立,在朝中卻無多少根基,又有產量豐富的鹽池,正好可以給皇帝當官營改革的試點。

    桓典不滿的看了賈詡一眼:“如今關中安定,各地推行屯田,假以年月,必然人口滋生,府庫豐盈,又何須另專鹽鐵?”

    “桓公。”皇帝對自己的老師還是表現的很客氣與尊重的:“朝廷如今唯仰關中捐輸府庫,實在入不敷出,若是有了鹽鐵之利,一年之中,當有數百萬錢。而況河東近在畿甸,朝廷若置之不理,猶如再失。”

    “孝和皇帝時雖罷鹽鐵之政,但朝廷仍在各地郡縣設置鹽官、鐵官,不過是將製鹽、販鹽交付商賈,單隻收納稅賦。”周忠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皺著眉頭,接口道:“此政既免經營之功,不與民爭利,又盡得鹽鐵之稅,充實府庫。陛下若要開源,大可依孝和皇帝故事,專營之事,臣以為殊不可行。”

    皇帝聽罷,從座席上緩緩起身,踱步走到竹簾邊。透過竹簾的間隙,他感受著陣陣涼風,看著碧波萬頃的滄池、以及那巍峨的未央宮。

    漸漸的,他平複了心緒,轉過身去,看著一幹等著他發話的臣子們,再度露出笑容來:“昔孝武皇帝時,海內安靜,府庫充盈,猶創鹽鐵官而加以課稅,這不是與民競利,而是擔心鹽鐵巨利擾亂世俗。孝和皇帝之後,朝廷屢有征伐,財源枯竭,皆為罷鹽鐵之故。”

    孝武皇帝開設鹽鐵專營的初衷就是補充國庫,方便他對匈奴開戰,可到了皇帝嘴裏,卻被拔到這樣一個高度。桓典一臉驚詫,而皇帝卻微微仰著臉,絲毫不為自己的言過飾非而臉紅。

    張昶思索再三,在心裏反複掂量著,終於作出決斷:“當年孝和皇帝罷鹽鐵之政,是因為有吏多違上意,盤剝黎庶,引起物價沸騰,百姓怨望。可罷了之後,此事依舊未能杜絕,可見非製度之錯,實乃奸吏之過。”

    這無疑是要對當年廢除鹽鐵專營翻案,看似很公允,其實已經是在為皇帝說話了。

    少府掌管天下山海池澤之利,私人無論是采礦還是煮鹽,都離開不開少府的首肯。有了少府張昶的表態,周忠心裏越發焦急了起來,但他到底不敢跟皇帝直言抗辯,隻得把求助的眼光看向桓典。

    桓典當仁不讓,道:“若是如此,朝廷大可派使者監鹽官,一來確保鹽稅,二來也能杜絕胥吏奸猾。”

    “那若是使者監守自盜呢?”皇帝反問道:“難道又要另派使者去監使者?”

    桓典這時伏在地上,稽首說道:“國有奸猾,是臣子之過。但鹽鐵之政,非得有中台之詔,諸公議論不可!”

    皇帝見他態度堅決,也不好再說什麽,反正今天隻是表明一個態度,並沒有想過會一舉成功:“罷了,你們都退下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