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684更新時間:2019-03-31 05:17:18

    荀諶知道朝廷以及其餘諸侯的動靜,幾乎讓袁紹陷入四麵楚歌的境地。袁紹不敢在此事上繼續開罪朝廷、背下罵名,隻得放棄擁立的心思,打算送裴茂等人回去。

    隻是由於袁紹先前為了強留裴茂等人,用的是很蹩腳的借口,所以這次袁紹才會將有專對之才的荀諶派來,就是希望能借助他的口才,在裴茂與劉虞麵前好生解釋,了結恩怨、冰釋前嫌,不至於讓裴茂回朝之後又彈劾袁紹一道。

    “劉公說笑了。”荀諶不敢在德高望重的劉虞麵前拿大,表現得特別謙恭,說:“袁使君之所以屢屢挽留,一來是聽醫者說裴君受到賊子所嚇,內心憂懼,需要靜養、二來則是因為近日風雪大作,路上太過勞累。所以打算請二位多留一些日子,並無強留一說,若是二位不願,這幾日雪停了就可以動身南下。”

    “真是如此麽?”劉虞臉色不怎麽好看:“荀君回去後煩請轉告袁本初,讓他好自為之。”

    “唯、唯。”荀諶麵有難色,支吾道:“使君才為冀州牧,重歸朝廷治下不久,本欲招待使臣周全,誰知竟釀成如此禍事。實在讓人慚愧,故而無顏來見劉公,隻望劉公寬宏大度,不予計較。”

    這解釋在一定程度上說服了劉虞,畢竟袁紹這些天除了阻止他們外出,並沒有做其他出格的事情。於是他臉色稍解,說道:“汝南袁氏享天下清譽,袁本初也是一時名士,以後安靖地方,恪盡職守,才不負朝廷之托,士人之望。”

    這話裏對袁紹就帶有貶低的意味了,作為袁紹府中門客,荀諶自覺主憂臣辱,哪怕身上肩負說和劉虞的責任,荀諶也不願失了氣節。

    他自認為要為袁紹辯清責任,忍不住脫口說道:“劉公這話又是如何一說?我家使君為了匡扶社稷、翼戴幼主,於河北舉義興兵、會盟討董,此正是一表忠義之舉,無愧汝南袁氏聲名!劉公此言,莫不是說我家使君這些年都是在辜負朝廷之托、有失士人之望?”

    劉虞沒想到一直低聲下氣的荀諶會突然這麽言辭犀利,他一時說的順口,倒是忘記了正是眼前此人憑借口舌,說得堂堂冀州牧韓馥將冀州拱手相讓。

    他一時瞠目結舌,隻得強詞道:“袁本初這些年鼓噪祥瑞,意欲叵測,難道還是忠義之舉?”

    劉虞剛好借著裴茂在場,打算將自己當年險些被擁立為帝的事跡給說清楚,免得入朝後成為他人攻訐的借口。

    但劉虞身為當事人,說話內容含糊,懂得避諱。而荀諶卻絲毫不以此為逆事,反而振振有詞:“幼主遠在長安,脅於逆臣,生死不知。那時候王綱解紐,天下紛亂,社稷亟待長君安定人心。袁使君身孚天下人望,豈有不挺身而出,扶立劉氏長君,以安天下的道理?”

    “你也知道方今天下崩亂,主上蒙塵。”劉虞眉頭皺起,不滿道:“爾等深受重恩,不思清雪國恥,進擊賊臣,反倒各據州郡,造逆謀亂。你知道此例一開,天下會亂成什麽樣子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