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566更新時間:2019-03-31 05:17:22

    荀攸這麽說隻是聊表慰藉,最後能不能來人,皇帝也沒有放在心上。除非是以天子的名義下詔征辟,可這麽做就沒了轉圜的餘地。雖然漢代拒不受征的例子很多,但真這麽搞,不僅是皇帝的麵子,就連朝廷好不容易樹立的威嚴也會受影響。

    “此事不可強求,再說了,天下賢才雖多,我有荀君一人足矣。”

    這話讓荀攸大受感動,他立即移席,對皇帝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稽首大禮,無不誠服的說道:“愚臣才智鄙薄,至微至陋,何以能受陛下此語!”

    “你且起來。”皇帝趁熱打鐵,親自走上前去將荀攸扶起:“我平生最不喜有人妄自尊大,也不喜有人妄自菲薄。方今天下大亂,正是你等智士勞心之時,我能得與荀君謀事,天下何憂其不平!”

    荀攸抬起頭時,眼睛已經有些濕潤了,他深吸一口氣,沉聲說道:“臣敢不為陛下竭盡智忠,以定天下!”

    皇帝將荀攸扶到席上,又轉身走回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等荀攸趁此緩過心神,方才說道:“這次趙公、裴茂等人出使關東,以節征辟、舉薦了大批關東士子;除此之外,還有大量自薦於朝的年輕賢士,各地州郡派送上計的幹吏。朝廷不能寒了他們的心,得一一妥善安置,不知荀君對此有何方略?”

    荀攸冷靜下來後,很快又恢複了以往的那種從容幹練,他拱手說道:“以往州郡推舉俊彥,都要接受公府策試,策試內容為明經、明律、治劇三科,加上茂才,是為察舉四科。陛下設太學新製,更定五科,故而臣淺見,不如在往例的基礎上更添新規,以太學五科進行策試,量才施用。”

    對荀攸給出的意見,皇帝都覺得滿意合宜,不過這些人大都來自關東,他們入朝以後必然會壯大黃琬的聲勢,讓關東士人在朝堂的話語權愈重——這也是馬日磾倍感危機,急於拉攏劉虞的緣故。

    眼下朝廷局勢經過幾次風波,終於形成三足鼎立的均衡態勢。皇帝高高在上,其餘的沒有任何一方能單獨抵抗皇帝的意誌,至於聯合,關西與關東本來就有畛域之別,尤其是在皇帝馴服董承之後,更是難上加難。

    而且皇帝正打算在明年的時候開始新一輪的改革,需要的是在現行的官僚體製內補充新鮮血液,用一批幹練的官吏替他推行新政,而不是一批隻知道伏闕上書說這也不可那也不可的庸蠹。

    但這話卻不能抬到明麵上說,即便皇帝與荀攸的關係已經到了互表赤誠的地步,彼此之間的立場問題還是得注意的。皇帝一邊思量著,心裏有了主意,徐徐說道:“我預備在太學五科之外,另設旁科,名叫‘吏治’科,今後各地州郡舉薦的良吏,都要先到吏治科進修,學習朝廷大政、體悟上意,進修合格後,方可遷職錄官。”

    皇帝的口氣不像是和荀攸商量,反倒是想定了的旨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