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864更新時間:2019-03-31 05:17:31

    若真按楊眾這麽說的話,今後各地郡縣的功曹、掾屬皆由朝廷指派太學生擔任——這樣無疑是削弱了地方豪強的實力,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掌控;而郡縣以後舉薦的政績突出的功曹掾屬、或是有德才的當地士子,皆要在吏治科學成之後方可授職。

    太學生下放到地方去,又提煉到中央來,如此上下循環,往複數年,皇帝將在無聲無息之間,給整個朝廷從上到下進行一場換血。

    光祿勳楊彪心頭微震,將這件事細細思量了一遍,緩緩說道:“吏治科所學,皆為朝廷近來施行的大政,如屯田、鹽鐵。按理說,讓彼等熟悉朝廷政令,便於日後施政能上下通達,不至於各行其是,倒也不算壞事。隻是——”

    他先是公允的評價了一番,然後掃視了眾人一眼,複又說道:“就怕這裏麵會與太學其餘五科一般,有所夾帶。”

    雖然皇帝幾次提及吏治科隻是劃歸太學名下,不在學科之列,但它的學習內容、學成標準、考核方式大抵相同,也皆是出自於皇帝的心意。今後太學與吏治科出來的人才,無不是隻有擁護皇帝的政策、與其政見一致的才能任用,長此以往,對他們來說的確不是什麽好事。

    “吏治科不設博士,隻設教習,內容也簡單。不比太學五科,至少還有我等置喙的餘地……”楊眾慢慢盤算著,這句話說到這裏,他自己忽然停了下來,問道:“吏治科的教習,陛下可有透露口風,由誰擔任?”

    這也不是件難猜的事,吏治科關係緊要,非親信不得任,皇帝若是不想它受到關東關西任何一方的影響,就隻能從既中立又親近、既與那些士人無關,又有一定影響力的臣子裏找。

    於是,楊彪很有把握的說道:“不會有人比北軍中候更適合教習吏治了。”

    “王斌?”楊懿毫不客氣的說道:“一個從未治過民、理過事的人,要教別人如何治事?豈不可笑?”

    說著他話鋒一轉,矛頭竟隱隱指向了楊琦:“公挺就不應在陛下麵前輕易表態,認下此事。若是不然,單憑王斌教習吏治這一項,就足以引發公論,讓陛下收回成命,何來無可挽回之說?”

    “還想著公論?”尚書仆射楊瓚在一旁怫然說道:“承明殿的那場公議才過去多久,結果又如何了?如今陛下強勢,此政尚無大弊,董承等人又與我等有了隔閡。你還想挾公論以迫上意,真以為王斌是昏聵老朽、不能提刀殺人?”

    楊懿起初任太學祭酒,也是意氣風發的想做出一番事業來,結果發覺在太學不能一呼百應,處處受太學仆射潘勖、以及頂頭上司太常趙溫掣肘。尤其是在皇帝強製實行‘調劑’之法,強行分配五科學子,不許一家獨大。

    種種限製,讓楊懿舉步維艱,大感拘束。

    此時多日積怨一時激發出來,話語裏都帶著些大逆不道的意味了:“他敢!士人議論朝政,是將有所裨益於朝廷,若是嚴行不許,與周厲王又有何分別?”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