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004更新時間:2019-03-31 05:17:35

    他抬眼看向荀悅,無不自信且肯定的說道:“劉氏享國四百年,這天下,始終是漢家天下。如今朝廷君明臣賢,坐擁祖龍、高皇帝肇興之地。天下大勢如何,我不信其他幾位叔父看不透,以後朝廷振威海內,定然是由我迎接諸位叔父重聚。”

    荀悅沉吟道:“雍涼苦寒之地,羌漢雜居,而關中連年天災兵燹,早已地瘠人疲。要想借此興複,非修養數年不可,這數年之間,情勢萬變,你何故如此篤定?”

    “朝廷有關中地利,更有天下人心,陛下既是明天子,楊、馬諸公也非庸臣,亦是忠於社稷之輩。地利、人心皆在於我,所缺的,就隻是天時而已。”荀攸說完,麵露自得之色,笑著說道:“叔父沒有去冀州,更沒有去兗州,恰好說明叔父心裏與我所想一致。”

    荀悅不禁大笑,他之所以選擇來關中,除了自己的考量以外,更與荀彧的一旁勸說是離不開的。荀諶是什麽想法尚不得而知,但荀彧顯然是與荀攸持著同樣的觀點,既然荀氏的兩個俊才皆認為漢室大有可為,自己還有什麽可疑慮的呢?

    “聽說這次無論是上表薦舉、還是自薦的,都要先入太學吏治科,研習政令後方可授官。”荀悅手撫髯須,安然說道:“想來我也是不能免俗咯?”

    “宗親亦不能免此規製,何況乎我等?”荀攸點頭說道:“陛下有句話說得好;‘真金不怕火煉’,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仕途豈會阻於區區一個吏治科?如今吵著抗拒的,都是些虛名失實之人,畏懼此科,擔憂為人看出成色罷了。”

    “哈哈哈。”荀悅笑說道:“正是此理,也好,我初來乍到,去吏治科熟悉政令,對朝政多些了解,於己也能有所裨益。”

    見荀悅豁達大方,不端名士的架子,不像其他人一樣,以入吏治科為折辱。荀攸不由得鬆了一口氣,他這次可以說是帶著皇帝的囑咐,荀悅是這批將入吏治科最有聲望的人,若是能說服他自願入吏治科,其他人也就不會再說什麽怨言了。

    就在這時,忽然聽見隔壁屋子裏傳來一人高昂清亮的聲音,像是在議論現行的鹽鐵之弊。

    ‘這人好大的膽子。’

    荀攸心裏說道,他側耳聽了聽,不由得深覺有理。

    “……國之所資,其利最廣莫如鹽……河東鹽池,雖以鹽官監之,實則產出、售鬻,皆不由朝廷,而操之於地方豪強之手……長此以往,必然淪為空置,朝廷無複獲利,地方亦損民力,徒富商賈矣……”

    “隔壁是誰家?”荀悅好奇的說道:“雖是高談闊論,偏就都說在了理上,像個辦事積年的老吏。”

    “那是少府張文舒的府邸。”荀攸說完,麵露沉思:“張文舒雖然練達世故,但守成有餘,進取不足,這話倒不像是出於他口中,而其弟張猛長於軍事,疏於治事,也不像是這類人……看來是他家中來了位我不曾見過的大才。”

    荀悅摸著短須,笑著說道:“這倒是讓人不得不留意在心了,既然你我都為此好奇,與其在此徒做揣測,何不去比鄰拜訪,一看究竟?”

    “說的是,去看看倒也無妨。”荀攸細思了一會,方點頭說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