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292更新時間:2019-03-31 05:17:57

    “這、這……”王昶尚在猶疑,隻聽劉虞接著感慨說道:“先有王彥雲撫綏京畿,後有王文舒薦舉孝廉,王公即便不在廟堂,王氏也是後繼有人啊。”

    這話像是刺激到了王昶,他稍想了一想,脫口說道:“若是使君不嫌……”

    劉虞放聲笑了,幾人說了會子話,他便讓王昶回去了。臨走前,劉虞又對王昶說道:“今日的話,勞煩轉告王公,讓他安心就是。”

    王昶到底年輕,即便隱隱察覺剛才的話裏有些帶著深意,但還是不得其要。

    劉虞將趙該引入後室,重又坐回起先的廡廊下,各自倒了碗茶。劉虞拿出收好的那份帛書,輕輕撫摸、感受著帛書的質感,自言自語的說道:“聚各家青壯,編練成軍,由龐德一體統帶,這本是朝廷與使君早先商議好的成計。原以為會遭人反對,怎料我尚未提及,便為人獻了出來,到讓人信之不過。”

    趙該聞言說道:“使君可是擔心裏麵有詐?”

    劉虞依舊是那副從容沉穩的模樣,隻是在眉宇間縈繞著一絲遲疑:“豪強手上的兵倒好收,但未必聽用,他莫非是存著這個念頭?或是想借此要挾我?”

    以禮相待,舉薦豪強的人才或入州郡、或入朝廷,等到接觸的俊才都不在了,再依次征伐豪強青壯家兵為郡兵,等待戰機出現時再將郡兵調走。如此豪強便無力反抗,要殺要剮,隻能悉聽尊便。這是曆史上能吏梁習治理並州的方法,經過了實踐的考驗。

    皇帝在與劉虞等人商榷如何治並時特意提到過這個法子,再根據當下情勢進行改進後,便成了劉虞心中早有的治並之策。

    先提出要征辟本地士子收為別駕、從事、功曹等職,等豪強薦舉上來後,再一概冷藏;期間又征辟僑居本地的士子,以外製內,擴充自己的實力,彌補其因為屯田受挫而造成的不利局麵;並借此與豪強們達成妥協,在微妙的平衡之下,雙方對並州共治。

    等到解決了這一些之後,歸附的部分南匈奴也應該都到了,那時候從中擇選精兵以為憑恃,再以胡人異心的理由抽調豪強之兵,一步步可謂是水到渠成。

    可現在南匈奴的兵還沒到,王允便主動提出要組建郡兵,這不得不讓人憂慮他的真實想法是什麽。

    “若是如此,那可就錯了。”趙該笑道:“這些郡兵一旦組建,就將被調往他處,異地駐守,換其他人來駐此地。屆時沒了兵馬,這些人也鬧不出什麽花樣來。”

    “時機不對。”劉虞搖了搖頭,道:“若是在夏育手中兵馬既成,對豪強威脅甚巨的時候,再提出聚集精壯,那麽組建的郡兵無論是將領任免、調派、指揮,都將是由我做主。可是現在去卑未至,他們便急著要組建郡兵,這時候對郡兵的調派等權,他們也就有了與我市價的餘地。”

    趙該想了想,不以為然的說道:“使君不妨拖著,等到南匈奴的人歸附了,再做此事也不遲。”

    “那時候也未必會很輕易,與他們市價是逃不了的。”劉虞看著地上的淡黃色的陽光,以及院子裏肆意抽芽生長的青草,輕聲道:“若是王允不在,彼等豪強猶如散沙,我大可用薦舉入仕的法子,將其逐一擊破,服我者,薦舉為官,不服我者,家裏一個能人都別想出。可誰讓他在並州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