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578更新時間:2019-03-31 05:18:00

    逢紀臉色一凝,荀氏親族如今各為其主、各謀其事,以避免全族傾覆,這是上至皇帝、下至曹操都默認的事實。即便是袁紹也沒有那麽認不清事理,非得強求荀彧、荀攸等人全族來投,盡管如此,荀諶在袁紹手下依然未受到真正的重用,隻是充當一個普通謀士、甚至是說客的角色。

    從這一點來看,荀諶就比不上荀彧叔侄,袁紹也比不上另外兩人更有容人的氣量。

    如今被田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這讓想趁機給沮授下絆子的逢紀有苦說不出。幸而這個話是由他,而不是由郭圖提起來的,彼此尚留有一絲轉圜的餘地。

    郭圖此時嗬嗬笑道:“親族之間相隔千裏,書信往來,敘親倫之誼,這也無可厚非。如今各守其任,自當遵君臣之義,可若是另有心慕,或是願有更張的,我等也當事先覺察、以備變故不是?”

    田豐眉頭一皺,對方一口一個‘親倫之誼’、‘君臣之義’,按他的說法,到底是該書信往來,與身在敵對勢力的親族曖昧不清、還是該盡忠主君,與親族劃清界限?

    郭圖圓滑的費了一番唇舌,看似什麽都沒說,其實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當事先覺察’。可實際上袁紹無論是對此事打算怎麽做,都能與他的話對應上,這就是郭圖比田豐、沮授等人厲害的地方,也是他能成為袁紹手下潁川士人的代表人物、備受袁紹賞識的地方。

    “自己都是強項的脾性,你那族侄未必比你寬和到哪去。”袁紹眼神專注的看著紙上寫好的字,輕聲說道:“興許又是個剛烈正直的品性,若是自有主見,強求亦是無益。如今正是關鍵時候,還是不要另生枝節了。”

    “謹諾。”沮授暗自鬆了口氣。

    “有關並州、河東的方略。”袁紹搦管持筆,筆尖懸於紙上,他似是隨口提到:“公則可還有什麽話要說?”

    這是在給郭圖一個表現的機會了,隻見郭圖拱了拱手,欠著身靠近袁紹,表現出極為親近的姿態。

    他雖然工於心計,但在謀略上倒也不賴:“等大局已定,弘農必成交兵之處,楊氏斷然不會坐視桑梓遭受兵燹,其與黃琬認清局勢,勸朝廷緩兵,應是題中應有之意。此外,即便王公後知後覺,知悉我等隱瞞於他,彼也無計可施。何況王公對明公信任有加,到時候隻要明公好言相勸,尊之敬之,並許下三公宰輔之位,想必王公也說不出什麽來。至於劉虞,在大勢之下,其要麽俯首認命、要麽死忠自戕、或是亡奔異族,此外絕無他途。”

    與田豐、沮授不同的是,郭圖沒有從軍事上入手,反而從政治上分析了這個方略的流程與可行性。到時候無論袁紹入不入朝,都要想盡辦法籠絡在朝的關東士人,並利用、扶植黃琬、王允這些人來充當袁紹在朝廷的代言人,與他們合作,從而達到自上到下,牢牢把控朝政的目的。

    為了避免把話說得太滿,郭圖既謹慎又奉承的提了一句:“按元皓等人所言,此計當無一失。到那時候,天子垂拱而治,明公可為大將軍。”

    袁紹手下謀士逢紀,應為逄紀,古同‘逄’,音‘g’。《後漢書》注:因複博徵智謀之士(龐)〔逄〕紀。校補引陳景雲說:謂據荀彧、袁紹傳均作「逄紀」,此作「龐」,誤。今據改。按:逄讀同龐,音近而訛。

    為了閱讀方便,書中還是采取常用的用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