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350更新時間:2019-03-31 05:18:23

    這麽大陣仗在以往都是用來討論決定事關國運的政務,可現在為的卻是議論鑄幣這種次要的事情,這傳出去勢必會將鑄幣這一項政務抬升到一個不該有的高度,甚至有可能蓋過朝廷對農桑的重視程度。要知道在去年,皇帝議立屯田、重興農桑的時候,也不過是召集了這些人而已。

    所以在楊琦心中,皇帝完全可以單獨喚相關臣工、或是詔命群臣議論,犯不著鄭重其事的把宰輔們都叫過來,就好比後世為了討論是否讓錢幣貶值而專門召開常務會議一樣,實在有些小題大做。

    楊琦剛才刻意做出這麽個掃視眾人的動作,用意也是十分的明確直白:“孔子曾言:‘割雞焉用牛刀’,臣請陛下思之。”

    跟外表正直、內裏圓滑的執金吾司馬防相比,楊琦才真正算得上的是耿直強項,即便如今楊氏因為黃琬的黜退而遭受波及,楊琦依然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為朝廷打算,該說什麽就說什麽,絕不會為了明哲保身而委曲求全。

    這就是楊氏子孫,這就是強項之輩。

    馬日磾雖與楊琦立場不同,但心裏還是極為歎服對方的人品,此時撫須看向楊琦,輕輕頷首。至於董承則是不以為然,為對方耿直的表現而感到輕蔑,他心裏想著,都這個時候了,保持沉默或是曲意逢迎不好麽?非得耍強項的性子博取聲名?

    不過想歸想,董承到底是沒有插話,他看得清楚,在皇帝發表看法之前,自己最好在一旁察言觀色。

    “入春以來,朝廷連發數道詔書,督各地郡縣務必以生民為重、農桑為要。此外,更有整修水利、推廣新農具、開荒屯田等策正逐一推行,這正是專重農事的表現。”皇帝自然不會承認自己小題大做,他一臉認真的看著楊琦,說道:“如今百姓大抵安定,朝廷於去歲減免了稅賦,今年百姓手中當有餘財,正是為自家購絲做衣、添置農具之時,若是此時錢幣不行、交易不暢,豈不是累及百姓?”

    楊琦一愣,從沒想到皇帝會從這個角度來辯駁他,他竟有些不知該答什麽了。本想下意識的說百姓物物交易沿襲成風,可以直接讓百姓照往常一樣以物易物,可這樣一說卻又顯得今天談論的事情十分多餘。

    正在他組織語言的當口,皇帝接著說道:“我這半年在石渠閣瀏覽史書,發現但凡百姓叛亂,無不是貧苦無財的流民所致,鮮有家境殷實而造反的。管仲曾言:‘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何也?百姓有了家資,就會為了保全家資而遵紀守法、安居樂業。而若是百姓貧困無財,便會鋌而走險、生起犯禁之心,如此則難治。”

    楊琦轉過彎來了,遲疑著說道:“陛下的意思是,如今朝廷有諸多重農之策,百姓不愁生計。所以新鑄五銖,是為了錢幣暢行,使交流貨物,充裕黎庶家資?”

    “正是如此。”開元盛世的時候天下‘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百餘年間未災變’,正是國強民富,從而大治無亂的緣故,皇帝鑒古知今,對管仲的理論深信不疑:“治國必先富民,然後治之。”

    楊琦跟那些為了反對而反對、隻知道索取聲名的人不一樣,他隻不過是提出自己的意見與看法而已。如今皇帝說得算是在理,雖然沒有直接回答召集這麽多人來究竟是不是大費周章,但已經委婉的表示皇帝對鑄幣的看重,是值得讓他召集這麽多重臣商議的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