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338更新時間:2019-03-31 05:18:27

    孔融心裏苦笑,看來呂布即便曾經做過主簿一類的文事,但骨子裏還是個猛士武夫,對治民之事仍不太上心,自己盼著他能施政寬惠,無異於緣木求魚。

    隻求對方能保境安民就好了,至於民事,孔融心裏想著,抬眼看向呂布身後的那一員文士,呂布身邊有董昭這樣的能吏在,想必也不是什麽問題。

    “既然如此,那老夫便不再久留。”孔融簡單的告辭之後,便轉身走進備好的馬車。

    在隊伍將行之前,呂布忽然上前,在隊伍即將離去之時,伸手拉住了隨行的一人,語氣認真的說道:“子義,你當真不留下?”

    這一路上負責隨行護衛孔融的隊伍是由呂布調撥的兩百來名北海郡兵,盡皆衣甲不整、老弱混雜。雖然這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呂布不願意派遣精銳護送,但孔融對自己手下這些郡兵的德行知根知底,也不好多說什麽,索性他除了書以外別無他財,不怕賊人惦記。

    在隊伍的前頭,立著一匹特別高大、鬃毛和尾巴都修剪的十分整齊的駿馬,馬渾身深灰,帶著白色的花斑。呂布伸手拉住、並出言挽留的,正是如今騎在它身上的年輕騎士。

    那騎士是個英氣非凡的漢子,年紀約在二十六七,寬背窄腰,顴骨隆起,高鼻、深眼、濃眉,有著青州人獨有的硬朗強幹。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凝視前方,似乎正在專注的思考問題。

    他就是在青州頗為有名的東萊太史慈,曾經因所供職的郡府與州府發生齟齬,於是領命前往雒陽攔截先行向朝廷告狀的州吏,成功毀掉章奏,做到了自己與舉薦他的郡守之間的‘君臣之義,然後潛逃遼東。孔融授職北海期間,感於太史慈的義名,時常對太史慈的老母進行接濟贍養。

    這一次孔融被管亥所困,太史慈為母報恩,特意前來相助。當他以精妙的箭法懾服賊眾、趁機脫逃去尋劉備援軍的時候,正好在路上遇見呂布的軍隊。呂布得知太史慈智勇雙全的壯舉之後,大為歎服,當即命太史慈為先鋒,擊敗管亥。

    自從張遼、高順不在身邊,呂布這才明白手下沒有一個能獨當一麵的大將是多麽的不便,雖然他手下也有魏續、宋憲、侯成這樣的騎將,可都是勇武有餘、智略不足;即便是他在同鄉張楊的支持下,在河內招募了郝萌、曹性等將,統統加起來也難望其項背。

    恐怕隻有張遼、高順兩人才能與之相提並論了。

    呂布見太史慈沉默不語,還以為對方是在猶豫,他接著說道:“青州雖地狹民疲,賊匪成群,但建功立業卻在須臾之間,正是大有可為之處。子義一身膽略,徒然西去長安,也隻是空耗時日而已,又不能博得功名,何苦來哉?不然留下助我弭平蛾賊,這也算是你為家鄉父老盡一份力。”

    他從功、利、義等各方麵出發來勸太史慈留下,一番口舌可謂是費盡心思,可太史慈雖然有所動容,卻始終不移其誌:“慈乃東萊之鄙人,承蒙府君厚愛,托以大任。隻是孔北海贍養家母、於我有恩在先;此行我又受過家母囑托,也曾當麵應承過,要護送孔北海安然入京。如今若是為了府君而辜負承諾、失信於人,豈不是令天下人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