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908更新時間:2019-03-31 05:18:47

    教化科的學習內容極為簡單,與太學屬下的蒙學差不多共用一樣的授讀書籍,大都是以掃盲識字、普及基本法律、朝廷政策為主,其中最為主要的還是宣揚忠君愛國、天子即是國家的理念。

    身體、裝備上的精良伴隨著思想上的進步,使得南北軍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便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跟京畿駐紮的樊稠、馬騰等雜牌軍比起來,皇帝直屬的南北軍從各方麵都超人一等、將其餘各軍遠遠地拋在了後麵。

    聽到一手打造出陷陣營這等精銳的高順親口誇讚,皇帝也不免有些得意,他說道:“孟子曾說梁惠王‘執梃可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我以為,孟子並不是真的說隻要手持木棍則可以抵禦堅利了,應當說的是若人心齊一,就算是拿著木棒與那些堅甲利兵為敵,用這些人亦能取勝,是這個道理麽?”

    荀攸、賈詡等人與皇帝相處的時日久了,知道這位年紀輕輕的皇帝見識遠超常人,胸中可以說是藏有萬千錦繡。尤其是這一年多在大儒趙岐、桓典等人的教導下、以及石渠閣上萬卷藏書的資源支持下,憑借著前世的見識與思考方式,皇帝經常能說出一些發人深省的話,比如那天詔旨奪權那天與中台眾尚書爭辯的‘天子之責’、以及今年春天微服城郊所言的‘學以致用’等語。

    雖然語言大都淺顯,但往往仔細一想,卻總能令人大有所悟。而剛剛皇帝所說的那句話,看似在表麵上否定了孟子之言,實則是對孟子所說的提出了更深一步的解釋。

    荀攸心裏卻是極為震驚,要知道孟子的那句話在世人眼中,概括起來無非就是‘仁者無敵’四字,而皇帝卻另辟蹊徑,作出了別樣的解釋。在旁人看來這或許不算什麽,但荀攸家傳淵源,如何不知道皇帝這輕描淡寫的口吻,分明是在講解《孟子》,說嚴重一點,那就是在給《孟子》做注!

    在這個時代,不是誰都能隨便給經書做注的,若非名家大儒,即便是做了也隻是貽笑大方,不被世人所信服。

    但皇帝偏偏就做了,而且是如此隨意的語氣,雖然皇帝說的是《孟子》,並不是《尚書》、《詩》、《易》等經書,但已經可以看做是皇帝對注釋經書的一個試探了。今天能注《孟子》,明天豈不是要注《孝經》?而且以皇帝當前的威權,加之其對經書的確有著極深的造詣與個人的理解,以後由皇帝注解的經書,推行天下,成為官方注釋也不是不可能。

    這是要打破士族對意識形態最終解釋權的壟斷,也是在撼動士族安身立命的基本,荀攸遲疑了一下,不由得看向賈詡,但見賈詡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卻並沒有打算發話。

    高順為人寒微,沒讀過多少書,不會像那些儒生一樣到處引用子曰詩雲的話,故而他引用以往的成例作解:“人心齊一,確實能抗擊強敵。當年陳勝反秦,以鋤櫌便可抗擊強秦劍戟,非兵之利,實人心一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