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八章 眾行賄免(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516更新時間:2019-03-31 05:19:03

    “好,你說兩卷就兩卷。”皇帝知道要他們把書全給吐出來是不可能的,除非像他現在這樣拿刀架在衛氏的脖子上,隻不過這種事代價太大,不可能每次都讓他得手。他無奈的說道:“反正我也不會去你聞喜老家一卷卷的查。”

    “若陛下要駕臨寒舍,臣願做箕帚之使。”裴潛一本正經的說道。

    “說的是什麽話?”皇帝被他說的話給逗樂了,他指著裴潛假意罵道:“我還想著讓你多跟王輔親近,好教他上進些,沒料到你卻越來越像他一樣放肆了。”

    裴潛立即低下了頭,垂首做出一副聆聽聖訓的模樣。

    皇帝不輕不重的斥責完,又笑了會,這才收斂笑容,緩緩說道:“也難為蔡公煞費苦心。”

    裴潛一愣,忍不住抬頭看去,看見皇帝隻身站在窗邊,窗外是一片逐漸暗沉的天空,皇帝身上穿著的那件玄色燕服也似乎融進了如濃墨化開的夜色裏。

    想搭救衛氏的不僅是裴茂,還有蔡邕。

    王粲與蔡邕交情深厚,兩人更有一段救命之情,而蔡邕的女兒蔡昭姬嫁給了衛覬衛伯覦的弟弟衛仲道。雖然衛仲道早死,但兩家恩義仍在,蔡邕這回無論是出於以往兩家的交情,還是看在女兒夫家的關係上,都要伸出援手,因為救人也是救己。

    衛氏若是顛覆,蔡邕就可能會受到牽連,而蔡邕背後又站著馬日磾。此外,董承曾經也刻意拉攏過以衛覬等一幹河東世族

    可以說隻要皇帝有意,衛氏能成為所有人的把柄,朝堂之上誰都有與袁紹勾結的嫌疑。

    為了避免這個事件的影響擴大化、避免皇帝在平定戰亂之後接機拿人開刀,救出衛氏,撇清嫌疑,是蔡邕以及他身後一幹人急切要做的事。

    皇帝這些天刻意做出的舉動就是效仿光武皇帝,命手下將校每到一處必搜求典籍、查集圖冊,而很快,長安留守眾人的表態通過奏疏的形式從長安送來了。

    蔡邕與馬日磾等人各上了兩類奏疏,蔡邕等人的奏疏隻字不提衛氏,而是對皇帝搜求典籍、尊重文教的行為表示讚同,願意獻上各家珍藏,以促成皇覽的編撰至於是不是獻上了全部,那就見仁見智了。

    而馬日磾、董承等三公的奏疏卻是參劾範先等人,意見一致的支持皇帝動用重典、絕不姑息的行為。這等若是在保全衛氏的前提下,支持皇帝用酷烈的方式對河東那些中小豪強進行大規模清洗了。

    兩方人一唱一和,皇帝也一一作出了表態,以示有來有往:先是命新任秘書令荀悅收下各家獻上的書籍,並詔侍中崔烈與秘書令荀悅、蘭台令史蔡邕等人參與修撰漢記、皇覽。

    這是第一次小規模的獻書運動,雖然其質量和數量並沒有滿足皇帝的要求,但皇帝相信此例一開,以後就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大規模的獻書、搜書運動。

    就在蓋順等人徹底克平各地亂兵遊匪、王邑帶人清查抄沒各家財貨田宅之後不久,負責審訊的河東督郵、守廷尉正楊沛與黃門侍郎毌丘興聯名上疏給範先、程銀等主從各家正式判下罪行。這些人無不是被罰沒家資、或死或流,但在這之中,衛覬、衛固因為及時自首告白,未曾真正參與叛亂,故而寬大處置,隻將衛覬、衛固廢為庶人。

    大致解決了河東一團亂麻、穩定局勢之後,皇帝便開始考慮起了另一個問題,也就是匈奴與袁紹之間的主次關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