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章 得行道焉(1/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934更新時間:2019-03-31 05:19:19

    “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公孫醜上】

    皇帝的想法是把由他裁定的經義當做最高意識形態,所有人隻要是入學、入仕都要去研習它,類似於後世的馬喆,雖然對專業學問沒什麽用,但卻是繞不開的一個關卡。

    而鄭玄其實也並不是特別抵觸皇帝通過太學五科,對專業官僚人才進行培養,恰恰相反,他對於皇帝所言‘術業有專攻’、‘學以致用’等語很是讚同。之所以與皇帝爭論,僅僅隻是反對皇帝將經義丟在一邊,以至於輕經義、重旁科的做法。在他看來,若是選官皆從旁科選舉、或是旁科出來的官員更容易晉升,那麽長此以往,世上將再也無人主動去研習經義——聖人之學就要斷絕在鄭玄這一代人手裏了。

    在鄭玄這類純儒眼中,這是一件比死還可怕的事。

    所以他必須得爭,他既無爵祿、又無顯赫的家世,爭起這件事來比朝中任何一人都要毫無顧忌。但他也知道說話的分寸,就著剛才的話題與皇帝辯駁了幾句,在互相明白各自的底線之後,兩人終於達成了妥協。

    “陛下欽明文思,欲開一代宏業,老朽得遇治世,莫不幸甚。”鄭玄說道:“陛下設辦五科,是取‘為政得人’之意,但老朽竊以為,得人固然重要,但‘為政以德’也必不可少。人臣有德,才能愛人治人,使先王之道,光大於明時。”

    這其實是將經義與德行素質掛鉤,說到這裏,鄭玄等若是委婉的同意了五科並舉的理念,隻是他的立場是,要將經義最基本的道理貫徹到其餘四科中去。他這個想法其實與皇帝不謀而合,皇帝也知道,鄭玄一旦入朝,將會使沉寂已久的朝堂就太學一事引發紛紜。有鄭玄這個巨儒給馬日磾他們當主心骨,皇帝對太學的改製雖說不會倒退,但至少很難進一步發展。

    幸好皇帝提前跟鄭玄打好了交道,也早就為此綢繆了退讓的餘地,此時不緊不慢的說道:

    “太學在設立之初,我便定下章程,每科都有必修、選修、主修和輔修等課。主修與輔修是其所在科的具體書目,必修則是《孝經》、《九章律》,至於選修,則是在《尚書》、《易》等經之中另選一門研習。這四類修習學業,當以必修、主修為重,如此既不耽誤各學所長,也不妨礙精通聖人之道。”

    皇帝這是將後世大學裏的製度搬了過來,在學習專業知識之時,也不能忘記意識形態的灌輸。隻是《孝經》雖然包含君臣父子的倫常,但並不能完全解決皇帝的需要,隻能湊合著用。所以眼下最要緊的問題就是找一個、或是創立一個符合皇帝這個統治者以及這個時代需要的思想理論。

    “陛下睿鑒。”鄭玄此時隻是同皇帝解決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今後太學依然會是五科並舉,但明經將會貫徹到所有科目之中。在這個基礎上,鄭玄準備進一步跟皇帝說些經義分支上的意見,比如將遲遲未有長期、正式加入太學博士行列,也就是官方學術的古文經學。

    怎料鄭玄剛提出一個話頭,一直靜候在帳門邊的小黃門穆順便適時的打斷道:“陛下,典農校尉他們來了。”

    這自是皇帝有意為之,他著即點了點頭,說道:“鄭君先回去暫歇,以後你我論道的時日還長,不必急於這一時。”

    鄭玄無奈,隻好與孔融退下了,兩人退出帳外,孔融正巧看見跟在典農校尉吳匡身後的太史慈。趁著皇帝尚未傳喚,孔融悄然拉著太史慈問道:“子義來此多久了?”

    “約有一刻鍾。”太史慈如實說完,不禁問道:“怎麽了?”

    孔融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也不理他,徑直丟下太史慈,邁開幾步,走到鄭玄的身邊,與他並肩而行。

    “陛下言辭犀利,語句老練,每每讓人深思。”鄭玄低眸看著腳下的路,像是自言自語:“就是讀的書太少、太淺,桓公雅與趙台卿雖精於一經,卻不善旁引,一直這麽學下去,陛下的天資豈不就白白浪擲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