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章 台閣生風(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642更新時間:2019-03-31 05:19:38

    這時,司空士孫瑞見場麵冷了下來,突然大笑起來,湊著打圓場,拿話岔開道:“陛下與荀君重訂三互法、收河東的郡守縣令開府征辟之權,定下由朝廷選派幹吏赴任河東為曹掾屬官的規矩,甚至是厘清郡縣屬下各曹各掾的職事,使之直隸朝廷各卿臣,便於統轄調派。雖有些許窒礙之處,但樣樣都是良政,隻需稍加修飾,便可擬詔發往河東。隻是”

    他有意拉長了音調,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就連與他打久了交道的尚書令楊瓚此時心裏也生起了好奇心,忍不住朝士孫瑞看來。

    董承知道士孫瑞在關西士人中的地位不亞於馬日磾,此時也提起了興趣,含笑朝對方看去:“隻是如何?君榮,有話就說,可別在這玩弄玄虛。”

    一直以來,董承都是這般無禮的稱呼士孫瑞的表字,若照往常,士孫瑞根本不會給他好臉色看,但眼下隻見士孫瑞冷然一笑,捋須說道:“侍中荀君好歹也有平尚書事的職權,說來也算與我等同樣是輔弼之臣,陛下尋他商議要事也不為過。隻是這平準令賈詡不過是大司農屬下六百石官,何德何能,可以參預此等國事?”

    眾人臉色霎時變了一變,饒是楊瓚也不由得在心裏為士孫瑞暗自叫好因為對方敏銳的抓住了一個可以發揮的題目。

    “國家有事,不問大臣,反求小吏,我從未聽聞還有這樣的道理。”馬日磾好像領會到了士孫瑞的意圖,立即搶過話頭:“這賈詡不通經義,本是罪臣之身,幸逢陛下恩遇,在朝中任事至今。如今竟還越俎代庖,謀議大政,非得劾奏不可。”

    馬日磾想借此n賈詡,畢竟賈詡一個監理市場物價的六百石官員,是真的沒有資格與皇帝議論這種級別的大政措施的,即便皇帝再賞識他,也不能違反朝廷沿襲數百年下來的政治規則。

    這次是皇帝不占理,馬日磾有十足的把握能將賈詡n落馬,隻要賈詡遭到了貶謫,馬日磾再與自己曾經征辟的僚屬荀攸好生談一談,憑著他與荀攸之間保留的一點君臣之義,加上以荀攸的才智,其以後必然不敢一個人與皇帝商議大政。到頭來皇帝身邊沒有個貼心的、能出主意的謀士,還是得回到尚書台,與錄尚書事的三公們坐而論道。

    n賈詡,眾人不是沒有做過這件事,當初皇帝提出鹽鐵專營,眾人便將矛頭指向賈詡,紛紛呈上劾奏,使皇帝不得不將賈詡從尚書台調離出去。如今若皇帝還要冒著引起眾人憤慨的情況下保住賈詡,那就得掂量這筆買賣合不合算。

    得一人而失眾人,看上去是個再明顯不過的選擇,隻不過剛才尚有些提起精神的楊瓚此時不禁興致缺缺了起來,若馬日磾隻想到這一層的話,那還真沒必要跟著摻和。

    以賈詡在皇帝心中的分量,是那麽容易妥協的麽?

    就連董承也謹慎的沒有起聲附和,楊瓚拿眼瞧著士孫瑞,似乎在期待這個關西士人中的智囊,曾經與他、還有黃琬一同合作,為王允籌謀誅董大計的士孫瑞會有什麽話要說,他不可能計止於此。

    果然,士孫瑞擺擺手,說道:“河東一戰,除了陛下天威、南北軍將士奮戰以外,全賴其手下平準監在事先探得敵情、燒毀叛軍糧草,賈文和本人更是屢出良計,可謂居功甚巨。如此大功,旁者皆蒙酬錫,勳高者受爵,功卑者獲賞。而賈文和僅賜金銀縑帛,未免太過微薄,今又念彼有治國之能,如此大才,我等豈能不請陛下拔擢寵賜?使其重歸中台?”

    楊瓚突然像是感慨、佩服的歎了口氣,這才正色道:“司空果然博達明智,在下實不如也。”11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