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2/3)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6560更新時間:2019-03-31 05:20:18

    鄭玄之間的理念分歧,而很少有人關注由太學仆射潘勖帶頭組建、韓暨為主事、馬

    鈞為副手的格物院。

    這正好符合皇帝的預期,而且在經過優秀官吏進修的吏治科、基層軍官掃盲的

    教化科、以及英烈遺孤的蒙學等雜科之後,臣子們已經對皇帝給太學五科之外屢屢

    掛靠旁科的行為見怪不怪了。

    隻是仍會有人覺得奇怪,太學是什麽時候開始從純學術性變為綜合性的教育機

    構的?

    最初的時候皇帝不還明確表示太學要‘五科並舉,首重明經’麽?

    這也是鄭玄疑惑的問題,他這些天一直都在思考,無論是皇帝所提出的‘天子

    之責’、‘學以致用’與‘人心齊一’、還是最近對於‘格物致知’所提出的新解,這些

    都是皇帝對經書的獨到見解,不僅反映了皇帝的為政喜惡、甚至反映了皇帝的思想。

    鄭玄這麽久以來都在嚐試著了解皇帝的為人、把住皇帝思想的脈絡,直到現

    在,鄭玄才算是漸漸明白了。

    皇帝有中興的壯誌,也有相應的能力與實力,鄭玄毫不懷疑皇帝統一天下、開

    一代盛世隻是時間問題。也正是因為如此,鄭玄才會選擇來到長安,才會選擇在太

    學論戰中幫皇帝唱出一戲,為的就是他來時的初衷,同時也是他與皇帝之間不成文

    的默契。

    “孝武皇帝有《春秋繁露》申天人感應之說、孝章皇帝有《白虎通義》定五經異同

    之理,故每逢太平治世,皆有大論出。”皇帝這回在天祿閣召見了鄭玄,在座者還

    有太仆趙岐、光祿勳楊彪、禦史中丞桓典、侍中崔烈、蘭台令史蔡邕、秘書令荀悅

    等大儒。他們無不是今文經學大家,身上要麽有著教導皇帝學問的重任、或者就是

    《皇覽》、《東觀漢記》等書的主要編撰者。

    擺出這副陣仗,任誰都知道今天要議論的是什麽事。

    皇帝也不含糊,直接開門見山:“漢室中興,此乃百年間仁人誌士所心向往之

    的大業,方今天下,首重武功,但與此同時,文治也同樣重要。文武並盛,才是治

    世之兆,前者所言《春秋繁露》、《白虎通義》皆是文治的菁華。如今朝廷矢誌中興,

    武功已經在綢繆之中,這文治也當始議了。諸公可願為我的董仲舒、班孟堅,為聖

    人之學再開一部大典?”

    眾人早已有了心理準備,此時倒也不驚,反而饒有興致用眼神互相確認了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