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870更新時間:2019-03-31 05:20:22

    “合該如此,傅公悌這一回辦的很好,左馮翊的事就是要給其他郡縣做一個典範來,現下的地方官吏,要麽見進取無望,而毫無作為要麽是玩忽職守,而無一絲為民之心。”皇帝聽了荀攸的匯報後,點頭說道:“等司隸、並州等郡功曹到京之後,由傅公悌召開會議,重申朝廷整頓吏治的決心。政令上行下達,當會愈加順遂,底下官吏辦事也會更加勤勉。”

    “陛下睿鑒。”荀攸拱手稱是:“左馮翊尚無人調補,尚書令等人的意思是,種公正直有為,想薦其接任。”

    河南雒陽人種拂原來是城門校尉,曾經在做宛令時很有能名,以剛直堅強著稱。河南種氏也是一個很有特色的豪強,無論是種拂的父親、前司徒種暠,還是兒子、陳相種劭,侄子,黃門侍郎種輯,都無不是慷慨忠直之輩。現存的種氏三人在曆史上無不是為了朝廷死於戰亂,忠誠耿介似乎是他們延續相承的家族風格。

    皇帝早有栽培、扶持種氏的意思,之前將種拂的城門校尉讓給伏完,也是有另授他職的用意。何況當時他也是與楊氏、關東士人一同合作對付馬日磾、士孫瑞,如今司空的位置留給了皇帝的親信,再如何也得讓一些好處給楊氏他們。楊彪成為首批獲準編修十三經正義的主要負責人,可以說是皇帝給楊氏未能得到三公的補償、也可以說是起先合作的酬庸。

    而在這件事上,皇帝解除了種拂的城門校尉、卻不交代其他職務,其實就是一個暗示,等著楊氏自己提出來。自己主動給、跟別人主動要,二者是件性質不同的事情,彰顯了彼此雙方身份地位的差距。

    “種公是個好人選,據說他為宛令的時候,曾整頓胥吏,頗有令名。如今左馮翊的吏治就需要這樣的人前去修整,尚書令薦舉的恰如其分,即日下詔吧。”皇帝放下手中的書錄提要,長籲一口氣。

    這件事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在預計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朝廷之上應該不會再有較大的波折,等到自己手下的人真正成長起來,有名望、有資曆可以挑起大梁的時候。承明殿裏的那些過渡性質的宰相輔臣,除了荀攸以外,其餘的就要徹底挪位置了。

    眼下朝堂安靜之後,皇帝便得以將全部精力轉移到關東的戰事上去,他看了看一直保持沉默,不敢插話的朱皓,忽然問道:“前將軍從河內班師回雒陽了?”

    “謹諾,這是上個月的奏報了,也就是幾天前,河內平定,陳留一直未有動靜。”荀攸思索著說道:“如今唯有汝南的戰事尚未完結。”

    “汝南?”皇帝奇道,直接忽視了隨行的汝南太守劉艾:“不是派了田疇、郭嘉二人去了麽?越騎營三千餘人,張超麾下也有萬人,難道還打不下?”

    “臣正要說起此事,校尉張超一時失察,遭遇對方援軍襲擊,兵敗潰退。田疇等人晚至一步,與敵軍交戰城下,雖在最後多有斬獲,但到底還是讓敵軍退守平輿。”荀攸拿出一份新傳來的戰報呈上,皺著眉道:“如今張超雖已收攏敗兵,但士氣低落,田疇手下又是騎兵,不善攻城,所以戰事便僵持下來了。”

    “再拖一個月就得入冬,冬雪將至,屆時就得收兵了。”皇帝接過戰報,沒有打開看,忽然問道:“對方的援軍是何人領兵?”

    “是孫文台的長子孫策。”荀攸輕輕指了指戰報,意思是上麵有提。

    “孫策?”皇帝會意,拿起戰報快速瀏覽了一遍,有些疑惑的自言自語道:“那周瑜呢?”

    “周瑜?”荀攸複述了一遍,忽然覺得這個名字很耳熟心裏想到,莫不是周忠所提的那個侄子?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興漢室》,微信關注“熱度網文或者rdww444”與更多書友一起聊喜歡的書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