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194更新時間:2019-03-31 05:20:31

    不然,就得考慮王邑了,聽說他自打在河東與皇帝詔對一次後,回去了日夜研習管子,等到河東有所成效之後,他或許能升上來蒞任水衡監。皇帝這般想著,眼角餘光忽然瞥了荀攸一眼,頓時深覺自己是多想了,有荀公達在,哪裏還會給王邑機會?

    人各有所長,周忠頗有才具野心,經此一遭後,若是聰明,自然就會拾起管子來看,這並不需要荀攸刻意提醒。荀攸隻是有些感慨皇帝對管子經濟之道的重視,略一定神,方才狀若無意的說起另一樁事:“午後,周氏親族就要到長安了。”

    “嗯,周瑜,周公瑾。”皇帝說道,眉宇間隱隱流露出一絲期待:“劉艾、田疇、郭嘉三人聯袂上呈的封事我已看了,稱此人隻身入城,說服孫策等人退出汝南,並奉表稱罪隻惜這表不能明示中外。此外,孫策也是因戰不利而退,非周瑜口舌之功,這些在報捷的表奏上都要寫清楚。”

    皇帝說出這話,等於是同意了郭嘉等人擅自做主的謀劃,這讓荀攸心裏不免鬆了一口氣,接著說道:“退敵之功彼不可得,這獻璽之功,竊以為朝廷不可虧待於彼,以免寒了以後東來長安的士子之心。”

    “那該如何說?”皇帝隨口問道,他知道荀攸想抬舉周氏,自己也樂得給他一個機會。

    “陛下。”荀攸躬身道:“傳國璽失於雒陽,又得於雒陽,不正應天命所歸四字麽?”

    傳國璽的事情為人所知的並不多,荀攸這是有意要為孫氏掩蓋了,從大局上想,也確實該如此,不然無法解釋周瑜如何得到玉璽、孫氏據有玉璽何不呈交朝廷乃至袁術的原因。從另一個層麵來講,知道這段隱秘的並不少,朱儁、劉艾等等,雖然現在為了大局都緘口不言,為孫氏掩蓋下來了,以後未必不是一個把柄。

    皇帝點點頭,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有派係,山頭是無法禁絕的。隻要不是內耗形式的勾心鬥角、拉幫結派,他都沒有主動去一杆子打翻的必要:“周尚倒好安排,並州定襄郡多年未有太守,此番可以讓他去赴任。至於周瑜,立下這麽多功勞,年紀輕輕,朝廷又當如何封賞?”

    趙溫會意,也不說話,拿眼看向荀攸,似乎在期待對方能提出一個好去處。

    荀攸搖了搖頭:“選賢任能,皆在於陛下,臣豈敢擅專?”

    趙溫笑了,不以為然的說道:“荀君乃朝廷理政之臣,為陛下劃策良多,深荷寵渥,豈能因此避嫌?”

    荀攸仍是笑笑,把頭低了下去,做出一番沉默的姿態。

    皇帝看了一出把戲,這才從容說道:“我本意是想讓其入秘書監,可他今歲已然十,同齡的傅幹、楊修等人明年都要任官授職,此時再讓他入內,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秘書監設立的初衷就是選拔與皇帝適齡的童子為郎,在皇帝身邊陪伴。周瑜大皇帝五歲,已經成年,皇帝從年齡上阻絕了他入秘書監的通途,這讓荀攸有些意外。

    趙溫順勢建議道:“謹諾,既如此,不如由臣下舉其為茂才,辟為屬下掾吏?”

    “你這是借機邀才啊!”皇帝笑說道:“舉茂才可以,掾吏就不必了,他的去路我已想好了,就拜他為殿前羽林郎,與孟達、張繡等人在禦前共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