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604更新時間:2019-03-31 05:21:16

    “不用拘禮,都起來吧。”皇帝語調平淡,將茶碗放在桌案上,又對坐成一圈的眾人說道:“諸君挪一挪,給趙公、荀君讓個位置。”

    這自不需皇帝親自吩咐,自朱皓以下,眾人紛紛主動往旁邊擠了擠,穆順又往皇帝的左右添了兩方席榻,容趙溫與荀攸入席安坐。形成了司空趙溫與衛將軍王斌位居於皇帝左右,侍中荀攸與秘書丞朱皓等人依次下坐的格局。

    等做完這一切,穆順便悄然往後退了幾步,將身子藏在層層書篋的陰影之中。無人關注穆順的這個舉動,唯有荀攸在坐定之後,多看了他一眼。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皇帝指了指鋪滿整個桌案的圖卷,輕聲說道:“古來入蜀,有陳倉、褒斜、子午等道,又有駱穀、峪穀等路。陳倉道多山澗河穀,路途綿長,路況險惡,入口離長安也是最遠;褒斜、子午道則多棧道,山道卻是比陳倉要好上些許,與長安的距離尚可;至於駱穀等處,也各有千秋。”

    趙溫與荀攸定睛看去,發現案上的那幅圖卷正是由裴潛等人依據趙溫的描述而精心繪製的漢中地形圖,這副地圖與尋常的地圖大為不同,其一角繪著一個箭頭,旁邊寫著一個‘北’字;其下則是一道橫線,線下寫著一個裏程數字。除此之外,圖上的山川也不再僅是平麵,而可以從中看出地勢起伏、流水曲直。

    倒真如趙溫當初對荀攸所說,‘巴蜀山川城池,盡在眼底’。

    荀攸點了點頭,深覺當初趙溫所言不虛,這副圖的精良程度可以說是前無古人了,能想出這種製作方法的人……他抬眼看了看秘書郎裴潛,今後定然會有不凡之舉。

    比例尺、方位、地勢、傾斜角、曲直,除了沒有經緯線,這副地圖已經具備了後世地形圖所該有的一切特征,盡管在實地距離上會有很大的誤差,但已經足夠讓人們對著它排兵布陣了。

    皇帝將方才幾人之間爭執的地方說了出來,原來是法正、司馬懿等人正在就選擇哪一條路南下漢中而爭執不休,司馬懿看中路況一般,距離長安最近的子午道,此路以棧道為主,中興以來就是朝廷交通巴蜀的官方驛道;隻是這個建議被法正所反對,他的理由是張魯在子午道出口築有黃金戍,出兵時又屬春季,雨水一來,山路滑塌,極易遭受損失。

    法正嘴上批評司馬懿的想法風險極大,其實自己的主意也很冒險,他的想法是走駱穀,因為這條路開口離長安相對較近,最主要的是他的路途最短。

    “興勢山高峻險阻,隻需數千兵馬在此紮寨,任你十萬士兵,於穀中又能奈其如何?”司馬懿往地圖上興勢山的位置點了點,不屑的說道:“你還說我犯險,我看你這才是找死!”

    “蜀中之民,少有經駱穀而出入者,此地根本不如子午、陳倉等道那般受人重視,知者甚少。”法正也有自己的理由,說道:“而駱穀與子午穀一樣,皆多毒蛇、水陸艱險,但其路程卻短於子午道,而且更為接近南鄭!我料張魯必將兵馬分派至陽平關、黃金戍等地,至於從未有過兵馬行徑的駱穀,定是鮮少布置,更不用說興勢山這等要隘!”

    “你也說過從未有過大軍經途駱穀,可見此路不曾有過大舉開辟,山道險仄,平時走些商旅小民倒還罷了,如何能調派兵馬?”司馬懿不客氣的質問道。

    法正毫不猶豫的說道:“隻消數千人,先急行南下,隻要奪得興勢山,駐好營寨,我等便能化地利為己用,大軍可在後方徐徐而至。”

    “你看,你這不是犯險是什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