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064更新時間:2019-03-31 05:21:19

    趙溫細想了會,忽然道:“徐晃本是要去武都,陛下這是要更改前策?”

    “徐公明足以獨當一麵了,既已有了斜穀之計,索性就讓他盡情施展。”皇帝輕描淡寫的說著,從側麵證實了他對徐晃的看重。

    他挪了挪位置,把上半身往前微傾,說道:“徐晃曾在羽林軍待過些日子,讓他自己在羽林軍中找些善於步戰的羽林郎們,與步兵營湊成五千人。法正謀略不錯,就是欠缺點臨陣對敵的經驗,先下詔,拜其為謁者,等正式出兵的時候,再使其為監軍謁者,隨徐晃走斜穀。秘書丞朱皓則拜南鄭令、領騎都尉,隨蓋順等軍走陳倉。”

    荀攸靜靜地聽著安排,不置一詞,因為他知道重點還在後頭。

    “這次出兵,殿前羽林郎孟達、太史慈這二人也派入徐晃軍中,概授軍司馬之職,以觀後效。”皇帝細細說道,他這回是要派出手底下的將才,試圖借此將其打磨、鍍金了:“陳倉、斜穀等軍,我打算由司隸校尉裴茂持節督南征各將,諸君以為如何?”

    聽到這次出兵的主將不是皇帝的親信王斌,而是向來低調的司隸校尉裴茂,朱皓不禁大吃一驚,在簡牘上筆走龍蛇的動作也不由得一顫,把字都給寫飄了。他回過神來,趕緊將錯字給劃掉,然後重新謄寫了一遍。

    謄寫的過程中,他又不禁在想,為何這麽出乎意料的消息,司空趙溫等人卻無動於衷呢?

    可能這就是宰相的氣度吧。

    趙溫看了荀攸一眼,率爾說道:“裴司隸雖有名節、知悉兵法,但未曆兵事,猝然授予南征大任,這恐怕……”

    “這也是無奈之舉。”皇帝歎了口氣,說道:“前些天我讓太醫華佗去光祿大夫府上問候,其言說皇甫大夫入冬之後身子便一直不好,這些月要修養身心,不便操勞。若非如此,我也不好放著名將不取,而委任他人。之所以選中司隸校尉,主要還是看在他掌握雄職,也算是治兵之士。此外,這次隻是讓他督軍,具體的用兵行策,主要還是有他人共議。”

    說完,皇帝看向荀攸,說道:“荀君這一次不妨轉職參軍,隨裴司隸等人南下入蜀?”

    荀攸眉頭一抬,顯然是未曾料到皇帝會峰回路轉,將話題換到自己身上。按皇帝的意思,裴茂隻有一個主帥的位置,而他卻可以親自在旁出謀策劃,等若有主帥之權。隻是這些對荀攸來說有利有弊,此行固然能立下大功,但他卻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遠離長安、遠離朝廷,聯係到今年賈詡即將守孝期滿,荀攸不得不多想。

    一旁的趙溫卻沒有想那麽多,既然皇帝讓荀攸為參軍,那就沒話講了,畢竟有足智多謀的荀攸在,南伐漢中、乃至於益州的事都不消擔心會有波折,反而會事半功倍。

    最後,皇帝將如意往案上一推,正好蓋住蜀郡的位置,說道:“裴茂膝下有五子,又有一女婿,今為蜀郡長史。中平六年的時候,次子裴俊隨其姊入蜀中,適逢董賊入京,道路隔絕,裴俊於是滯留益州。”

    簡單的陳述,內含的信息量卻很大,荀攸、趙溫等人立即就明白了皇帝的話中未盡之意,俱是想到,這次讓裴茂領兵,或許還真是恰符其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