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台炎炎(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584更新時間:2019-03-31 05:21:31

    皇帝直接略過了這段諛辭,顧自說道:“算算時日,徐晃此時應該已經從郿縣入斜穀了吧?”

    步兵校尉徐晃起先奉命移駐武都,後來由於皇帝在戰術上進行了調整,啟用他獨領一軍,在裴茂等人率軍啟程去武都的時候,他才從武都抵達長安受命,一來一回,卻是比裴茂要晚上將近半個月的功夫。如今裴茂已經抵達沮縣,徐晃等五千人才剛從長安出發抵達處於郿縣的斜穀穀口。

    在得到趙溫肯定的答複後,皇帝有些滿意的說道:“這樣正好,陽平一時難下,裴茂在此處要多耗些日子,最好等張魯調集手下各處部眾增援陽平,使它處空虛無備,徐晃這一支奇兵才能起到最大效用。”

    說起戰局,皇帝又忍不住吩咐道:“陳倉哪裏的戰報,還是五日一報麽?”

    皇帝雖然信任裴茂、甚至將兵權托付給了他,但不代表他會撒手不管,任憑施為。有些緊要的軍情,即便是遠在重山之外,皇帝也要裴茂、荀攸等人定時上報進展,他這不是為了對前線的戰事指手畫腳,而是想精確掌握軍隊的一舉一動。

    趙溫知道皇帝對軍權的無比看重,在車廂內低著頭說道:“陽平的戰報還是一如既往,虎賁中郎將蓋順幾次帶兵攻陽平山上諸屯,艱險難拔,士卒傷夷甚多。荀參軍打算另尋小道,走馬鳴閣道,迂回其後。”

    皇帝聽了,沒有評價這個方法行還是不行,單是說道:“下詔給荀君,有什麽計策,盡管大展拳腳的去做,我既已給他全權,就不會再說三道四,隻要記得給朝廷報備就行了。”

    趙溫笑道:“陛下運籌帷幄、寬容大度,頗有光武之風。”

    光武皇帝自從平定河北之後便很少有親自上陣,常常將兵權托付外姓將領,很有一套馭人的本事。趙溫知道皇帝常以光武自比,故以此誇讚,皇帝聽了也湊趣的笑了起來:“是麽?”

    這位城府深沉、睿智明斷的皇帝笑了一會,便轉了話題,說道:“前方糧草轉運的可還方便?韋端負責督護糧道,這兩日倒也沒見他說糧草的困難。”

    他知道曆史上諸葛亮幾次北伐都失敗於糧草的問題,秦嶺山道的艱險,皇帝在前世的時候就曾與人驅車行過,那麽險惡的道路,若是行軍征戰少了糧草,後果不堪設想。

    “陛下料事洞察,今天剛從武都郡來的奏報,言稱自氐王竇茂被擒斬之後,韋端便使人征討其位於下辨的寨壘,獲其穀物數萬斛。不僅如此,武都郡內大戶、羌氐也紛紛主動獻納糧草,以供軍需,算起來,糧草應在十數萬斛。”提起這個是,趙溫也是由衷的高興,這些天他既要忙著儲糧備旱、又要忙著與馬日磾、董承等人精打細算的擠出糧草支應前方戰事,可以說是焦頭爛額。

    皇帝在心裏盤算著,一個士兵平均每月要消耗三石至一石半的糧食,打仗的時候消耗多些,就算是每月三石。如今陽平關下有近兩萬正規軍,三四萬的民夫、雜兵,算起來一個月要消耗十幾萬石的糧草。

    這還沒有算上運輸途中折耗的飄沒成本,如今韋端從武都得了筆橫財,雖然少了些,但武都與陽平的距離、跟長安與陽平相比少了很長一段路,中間也不需要浪費太多糧食,無異於是給朝廷減輕了很大的壓力。

    韋端在無形之中給朝廷省下了一大筆糧草預算,這筆預算正好解決了皇帝剛才一直思慮的問題,可以讓他拿去做別的用途。11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