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818更新時間:2019-03-31 05:21:34

    嚴苞與遊楚同是馮翊豪強出身,也是同時入學,不過他起先選擇的是明經科,後來由於選明經科的人數太多,導致各科學生分配不均,所以太學仆射潘勖才重新分配,將多餘的學生調入缺員的科目中,是為調劑。嚴苞就是這麽進入的經營科,他自幼喜好經學,善作文,來太學本是為了拜大儒為師,沒想到竟是整日在經營科學習溝渠、農時等非正統的學問。

    他心裏早就憋著一股氣,此時聽遊楚說完,他一下子從田壟上跳下來,幾步走到遊楚身邊,忿然道:“少拿這個嚇唬我,全太學兩千多人,就咱們經營科整日裏累死累活,修溝渠、築堤壩、還有這學田耕作,那樣不是我們經營科的人來做?我來太學是為了研習聖賢道理的,不是來做工為農的。”

    遊楚斜睨了他一眼,暫時讓牛停了下來,對嚴苞說道:“文通,你這就有些言過了,經營科的內容本就是教導農時、興建溝渠。國家也曾說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親臨體會如何開溝、如何選址,豈不比坐在學堂背書要強?何況當初也沒讓我等下地挖溝,隻是在一旁邊看邊學罷了,知道如何計算土方等事,哪有你說的這樣嚴重。”

    “那這個學田呢?”嚴苞又指了指這一大片足有千畝的田地,說道:“春耕、秋收都得由我們來做,這像什麽話。”

    他的質疑是眾多太學生一致的心聲,人人都有不滿,但人人都無法反駁,畢竟這個時候的士人還不是魏晉時期虛尚浮華的士人,多多少少還是有一絲接地氣的樸實之風,因親耕隴畝、隱居田野而成名的賢士不在少數。是故盡管皇帝力排眾議,強製要求,他們也不好說什麽,隻好偶爾在心裏腹誹。

    “這隻是個形式,又沒有讓你天天在田間,左右不過是一年來兩次,其餘的時候都有農人打理。”遊楚有些無奈的看著嚴苞,說道:“國家特意從屯田、甚至是民田中劃撥數千畝地歸屬太學,以為學田,就是為了讓學田產出供給太學及寒士。我等來此親耕秋收,也是為了表示不忘農桑,重視墾殖之意。不然以後授職任官,連何時春耕、何時秋收都不知道,又如何得以牧守黎民?”

    嚴苞猶自不服的說道:“即便你這麽說,我也不以為這是什麽好事。太學生自然要做太學生該做的事,這學田即便有益於寒士、有益於黔首,那也不該由我們太學生來做,直接交給庶人打理不就好了?還讓我們下地親耕,這種事情不比計算土方、測度短長,學一次就會了”

    遊楚知道對方是自矜身份,不願去做這等庶人做的事,所以才屢發怨言。其實整個經營科像他與嚴苞這樣的地方豪強出身的學生屈指可數,因為當初在調劑時,更多人寧願去學明法或是治劇,所以通過家裏的權勢打點了關係,盡皆調往明法等相對好一點的科目。

    剩下那些被調入經營科的,則幾乎都是貧寒之家出來的學子,是故跟那些富家子弟比起來,對耕種這種事沒有絲毫抵觸的情緒,反倒樂在其中。因為他們知道這學田的一部分產出,是朝廷要用來供養他們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