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362更新時間:2019-03-31 05:22:06

    漢陽郡南邊緊挨著武都郡,其北部又是安定郡,大軍駐紮,人口繁盛,可謂是雍州的核心郡縣。將十萬石麥粟運往漢陽郡,可以做多種用途,一麵能隨時接應上漢中的軍需,一麵能賑濟因雍涼旱情而受災的百姓,此外,還能就近為雍涼的羌事做好預備。

    涼州刺史韓遂在朝廷的幾次催促下,還是在金城郡磨磨蹭蹭,一下推說錢糧征調不及,一下又說遠近羌人不附,總之就是不肯出兵。非得等到這次裴茂攻下陽平關,見漢中局勢再無反複的餘地了,他這才算是下定決心,帶著兩三萬人去圍攻位於枹罕、自稱河首平漢王的宋建。臨行前,還派使者來長安請求撥給軍需錢穀。

    韓遂不比馬騰,馬騰至少還有個扶風馬氏的身份,又有馬日磾作保,皇帝還可以姑且信之任之。而韓遂一介涼州士人,很早以前就具備相當強的獨立性,為人趨炎附勢,對漢室沒有多少忠誠。像這種無法直接掌控的一方諸侯,朝廷不但不會給他撥給糧草,反倒還會防備他的任何動向。

    這一點,在承明殿的幾個大臣們來看,幾乎已是一個共識了。

    “涼州刺史韓遂幾次借口違詔,不僅推諉不前,還擁兵兩萬餘駐守榆中,這分明是想觀望我軍南征局勢,借機行事。”韓遂的這個動作瞞不住旁人,趙溫直截了當的說道:“臣以為,韓遂的心思就放在南征一事上。若是南征受挫,彼等恐會再次鼓動羌氐作亂,以此進據雍涼若是南征事遂,彼等轉向隴西,奉詔討伐宋建,為時也不算晚。”

    榆中是金城郡最東邊的一個縣城,西南就是宋建所在的隴西郡,東南就是雍州刺史鍾繇、以及安集將軍張濟等人所在的漢陽郡。若是韓遂要從金城出兵枹罕,完全不必借道榆中,而他卻借口稱要在此等待羌人義從,等大軍集合了乃敢發兵枹罕。

    “如此行徑,實在首鼠兩端,非人臣所為。”董承忽然說道:“此戰即便討平宋建,那也是彼等譎詐無情,不足以稱之為忠於朝廷。”

    隴西宋建雖然勢力微弱,當初卻是孝靈皇帝年間、涼州羌亂的主謀之一,在河西羌氐之中有極高的威望,朝廷這次詔令韓遂攻滅這個昔日一同反叛的同謀、前輩,一是假道伐虢,為南征漢中而虛張聲勢、轉移外界的注意力,二是給了韓遂一個正式洗白上岸、向朝廷表明忠心的投名狀。

    趙溫眉頭一皺,與馬日磾、楊琦等人相視一眼,皆是會意,一眾默契的不接董承的話茬,反而說道:“無論韓遂心思如何,一旦宋建敗亡,雍涼之間必有動蕩。如今正多事之秋,安集將軍張濟理應約束部眾,嚴守邊境,不得擅啟戰端。”

    羌氐對戰禍最為敏感,宋建死後,必然人心惶惶,這就不得不讓臨近的幾個歸附於朝廷、位置關鍵的郡縣長官,如武都太守韋端、漢陽太守射堅、安定太守郭貢等人嚴加戒備。

    作為防羌的前線部隊、同時也是南征的後備部隊,安集將軍張濟與護羌校尉楊儒共一萬五千人,在漢中已定,益州短期內再無波瀾的情況下,也開始要將視線轉向雍涼等地。

    “韓遂若是奉上宋建首級,為朝廷鏟除此等叛逆,哪怕他心思叵測,今時今地,朝廷也該嘉賞籠絡。”皇帝對董承躍躍欲試的神情置若罔聞,輕聲說道。11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