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3028更新時間:2019-03-31 05:22:07

    “彼等祭酒、鬼吏等賊首,無論職權大小、罪愆輕重,概由官府逐一緝拿,聽候發落。”皇帝頓了頓,拿起茶碗喝了一口,思忖一會,道:“至於其民,田宅無有著落者,可由朝廷設屯田等官,一體治之漢中郡有多少戶?”

    “有戶五萬七千餘,民二十六萬有餘。”尚書令楊瓚知悉公文檔案,應聲答道。

    皇帝又問道:“武都呢?”

    “有戶二萬,民萬餘。”楊瓚有些明白過來了,補充道:“這些都是數十年前的載記了,時移俗易,與今時的民戶會有不小的出入。”

    “南征戰事未決,關中旱情初顯,雍涼羌事有警,陛下欲興大事,不妨待外間安靜了,再做計較為好。”楊琦說道。

    皇帝確實是想效仿曹操在曆史上遷移漢中民戶的行徑,從漢中遷幾萬戶百姓到武都、安定等郡去,一是增加該地的漢人比例,發展當地的經濟,二是削弱五鬥米道在漢、巴等郡的勢力。曆史上的曹操一邊在應對劉備的攻勢,一邊還能完成遷移數萬戶漢中百姓入關中等地盡管這種移民的方式使得百姓多有怨言,但也說明以當時的國力尚且能應付這種大規模的遷移,如今的朝廷自然也可以。

    隻不過萬事講求穩中求進,現階段的朝廷確如楊琦所說的那樣,內外局勢緊張,在旱情將盛的壓力下還支持一場南征已屬不易,實在不適合另外興起事端。何況張魯、益州豪強未服,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尚早,皇帝本也沒有這個意思,無非是想先投石問路,給眾人透個底,試一試眼前這些大臣對遷民的態度。

    現在看起來,反應最大的還是楊氏,畢竟在去年朝廷就已於弘農遷過一次百姓到左馮翊,那次遷移的隻是叛亂的張晟等餘部,隻是個不足為憑的特例。如今皇帝又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