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306更新時間:2019-03-31 05:22:22

    “三月間的事,朝廷假稱伐羌,實則取道武都,走陳倉入漢中。”說到這裏,袁術刻意停頓了片刻,想要就勢聽聽高幹表達他的看法,但對方一直怔然沉思,好半天也沒有開口的意思,隻好又繼續說道:“如今已過旬月有餘,巴蜀遙遠,尚且不知戰況如何。不過,蜀地天險,其縱有精兵強將,想必也得在雄關之下多耗些時日。”

    高幹微垂眼瞼,倒是不曾流露情緒,他一時想的卻不是朝廷用兵益州,不僅會無暇顧及關東的局勢變幻,更會讓河內、河南等地失去強援,露出破綻。他此時想的卻是在年後得知其父死訊、匆忙趕赴蜀郡的從弟高柔,若是益州戰事一起,留在蜀地的高眹、高柔等人恐怕會受到波及朝野之中定會有人知道陳留高氏與汝南袁氏結親的事。

    當初若不是高柔要赴蜀地奔喪,高幹早就邀他一路同行了,不過高幹當時也想過返程時興許能遇見高柔回來,屆時再與其一同赴冀州效命不遲。

    “益州形勢凶險呐。”高幹喃喃自語道。

    袁術心下一奇,衝閻象使了個眼色,閻象會意,與愁容不展的高幹攀談了幾句。知曉原委之後,袁術方笑道:“原來是這事,無需多慮!且不說朝廷如今能否拿下陽平等雄關、擊敗張魯,單說是即便彼等進入蜀中,有爾等高氏子弟在,朝廷絕不得順遂如意!”

    高幹不悅的挑了挑眉,袁術倒真是妄想妄為慣了,居然還想讓高柔等人在蜀郡設法拖延朝廷行軍,甚至不惜一死,即便事成,這又對他們高氏有什麽好處?最好的做法,莫過於就此投誠,哪怕不能獲得朝廷重用,至少也能為高氏留一條後路,免得陳留高氏全族都跟著袁氏榮損俱同。

    他盯看了袁術躍躍欲試的樣子,冷硬的說道:“舅父容稟,我等謀議之事,我那從弟尚未知悉。而況益州有戰亂之危,既無外援,如何能寄望於彼等甘心舍命?”

    袁術不以為忤,反而走下席來,躬身拍拍高幹的肩膀,嗬嗬笑了兩聲,一臉篤定的說道:“當年秦失其政、王莽篡逆,天下群雄皆紛起而爭取之。方今世事紛擾,赤縣複有瓦解之勢,此實乃英傑有為、各擇良主之時。爾等與我袁氏姻親既結,同氣連枝,實為我家心膂,若是看得清時勢,必然奮力而為,豈有束手無視的道理?你說呢?”

    上了袁氏的船,自當一體同休,哪有同享福、不共受難的道理?

    隻是他這番話直白的讓高幹心底發寒,短短兩天的接觸,高幹深刻的見識到了袁術與袁紹之間的差別。袁紹是深沉有心計,表麵上溫文爾雅,其實心裏自有一套算計權衡,無論做什麽髒事,都能做到幹幹淨淨,就像是不得已而接受韓馥的獻土,最後至少還會留點顏麵而袁術則截然相反,手段大開大合,隻要能攫取利益,他完全可以將虛名踩在腳下。

    就像是這一次,袁術毫不遮掩的話語,讓高幹首次感覺到了懼怕。

    “明公”在袁術的灼灼逼視、閻象的漠然相對之下,高幹不得不作出表態:“蜀地遙遠,在下不敢妄言,料族叔辦事老道、從弟自小聰慧,見天下大勢如此,理應有明智之舉。”

    袁術滿意的點了點頭,一手負於背後,頗有氣勢的說道:“如此最好。”11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