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378更新時間:2019-04-06 04:59:02

    孔融與陳紀父子相交莫逆,劉備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這個名聲,便是陳紀說與他聽的。

    陳紀對劉備的提攜之情,不比恩師盧植對劉備的栽培要小。如果是盧植隻是為劉備打開了入仕的門,那麽陳紀就是將劉備帶入大漢朝最頂尖的士人圈子之一的引路人,這個圈子裏有名士孔融、陶謙、有大儒鄭玄、蔡邕……隻要劉備有足夠的、讓人認可的能力與野心,他甚至可以順著這些人的關係網,打造出自己的人脈、組成以自己為核心的利益集團。

    所以陳紀等人走得越高,於情於理、於公於私,劉備都隻有高興的份:“等我到了郯城,必要造膝獻賀,為陳公慶祝一番。”

    陳群隻淡淡一笑,也不言語,但靜坐一旁。

    劉備回過神來,試探著問道,神色很認真:“是說,朝廷也有意通過此舉,安撫徐州人心?”

    陳群連連點頭,說道:“這才是切中肯綮的話。”說著,他抬眼望著劉備:“這些日子我四下奔走,終於探聽到朝廷的態度。如今朝廷正開始興兵伐蜀、修習內政,無暇顧及關東之地,為避免袁氏借機強大,就務得籠絡府君、平東將軍等仍忠心王室的地方牧守。征辟我父入朝,多半就是對徐州放的風聲。”

    劉備當然懂他的意思,他心裏在想,朝廷既然肯默認以後徐州將起的變故,為何不直接給他名正言順的位置?要知道,就連袁術都是朝廷封拜的州牧……這些話似乎應該說出來問陳群,卻是很難措詞。

    陳群表麵情緒不露,心裏盤算了一下,笑道:“汝南袁氏百年清名一時寄托於身,袁術食君之祿、得此名器,當得為君分憂。府君別看此刻袁術為朝廷捧在手中、視為臣子,可若有一絲走錯……”

    “不僅有負朝廷厚望、更是使袁氏百年清名一朝喪盡。”劉備明白過來了:“今日之忽微,是他日之權重。”

    隻要劉備先不告而取,再順勢通過陳紀向朝廷遞上表奏請罪,朝廷便可授他這份權重。但劉備圖他人之州實在是個汙點,他隻有認下來,才算是授人以柄、取信於朝廷。

    既然得知了朝廷曖昧的態度,劉備又想起一事,忍不住問道:“如此說來,曹操也是有心歸附朝廷的了?縱是如此,其也未必不會與我爭奪徐州。”

    陳群眨了眨眼,目光不著痕跡的往他處移動,臉色有幾分古怪,他輕咳一聲,說道:“自是如此,不過府君也不必太過憂心。曹操這些天來剿除泰山賊寇,彼等賊寇頭目多是臧霸、昌豨等人的舊相識。既有恩情相結,而泰山郡毗鄰琅邪,山道多險途,曹操若是至此南下,非得與臧霸等人苦戰不可。至於沛縣,府君大可留守一員幹將,以精兵屯駐,便能無慮。”

    劉備將陳群的舉動盡收眼底,但他依言細思片刻,卻也不覺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徐州東臨大海,其北部與西北方向的防務都在陳群的獻策下,有了妥善的安排。鑒於此,他大可整頓兵馬,安心與西南的袁術一決勝負。

    說到這裏,關羽、張飛、簡雍、劉琰等人都來到門外,劉備親自過去開門邀進,眾人剛一坐下,他便說道:“雲長,我有意留你帶五千精兵駐守沛縣,你意如何?”

    關羽神色不改,從容應道:“羽必不負使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