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一十八章(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842更新時間:2019-10-27 02:20:10

    皇帝也知道自己給出的利益,尚不足以讓陳紀用自己的聲望來為他承擔改革的壓力,他隻好接著說道:“許彼等尚有可造之處的微寒之人‘得受業如弟子’之外,太學的諸位博士亦可自行授受弟子,在太學中與其他學子共同受業,到了期末,也可由博士自行推薦若幹,參與策試授官。”

    這倒是個不錯的補償,陳紀不免徹底鬆了口氣,有這個補償,他在提議、主持改革的時候,對眾人也好有個說道。

    博士私招的弟子不算在太學的正式編製之列,自然不需要朝廷出一分一毫,何況皇帝為了防止他們借此喧賓奪主,還有一個後手。

    “太學要改的有三處,適才之說了一處,這第二處就是舉薦。”皇帝沒有忘記這件事,很快說道:“如今朝廷要肅清吏治,杜絕奸猾胥吏為禍一方,而彼等又大都為他人舉薦、征辟。故而在去年便另有新規,即日起,凡被舉者因事被糾劾,其薦主也要受到牽連,雖不至同罪,也要有所懲處。”

    這個是去年查辦左馮翊、新設吏部用以推行考成績效的製度之後,另外與賈詡等人商議的法子。此法施行半年以來,由一開始的因私情舊誼、或者利益交易而不負責任的隨便舉薦,變為了為官者無不是深思熟慮、嚴查品性才幹後方肯薦舉征辟,生怕會在朝廷整肅吏治的時候牽連到自己,被扣上一頂‘察人不明’的帽子,影響自家仕途。

    陳紀一開始在想,這個法子雖然嚴苛,但對於那些真正願意、且隻選拔賢才的人來說,並無什麽利害關係。反倒是有效的杜絕了小人幸進的途徑、改善了官場上的不良之風,他的政治理念與黃琬的類似,講究剛柔並濟,此時聽見皇帝說起處理吏治的事情,倒是比馬日那一幫人更容易接受。

    “所以我想,這個法子也可適用於太學。”皇帝也順便挪身站起,示意二人走向欄杆邊,一邊悠著步子,一邊說道:“重臣名士、地方郡國所薦舉入學的弟子,現在也要照此辦理。若是所薦舉者入太學以後,學業無成、才識淺薄、其策試的表現當不得受薦之資、或是有別的德行敗壞等事。不單是此人要被黜退回原籍,數年不予為官,還要追究薦舉者的責任。”

    與第一條加大貧寒微賤學子占太學生的比例相較起來,這一條雖看似嚴苛,但考慮到同樣以此法能使朝廷吏治為之改善,采取這個法子,也能使旁人在薦人進學的事上更為用心。

    而且有吏部追責薦舉的先例在前,陳紀提倡將此推行太學,也不會像上一條那樣引起很大的阻力,於是他很快便接受了:“臣謹諾,臣來時據聞,尚書台吏部專司官吏考成,每年皆要品察官吏政事是否未完、是否得獲成效。薦舉賢士本為地方守、令之責,臣以為不妨依次納入考成,興許更為合適。”

    “陳公說的在理,陛下也早有此意,已使傅公悌詳加計議了。”趙溫在一旁笑著插話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