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1/3)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8830更新時間:2019-10-27 02:20:48

    “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  ?.?r?a?n?w?e?n?a`?”【荀子議兵】

    黃琬款款走在廡廊間,一左一右各跟著黃門侍郎來敏、郎中費伯仁兩個姻親,他側目掃視著庭間被太陽曬得泛黃的花草,娓娓說道:“馬翁叔當年是何等的明於事理,到此時竟也為權勢所惑,當年力圖解救蔡伯喈的仗義,如今都去哪了?”

    來敏近來頗有些誌得意滿,又深受皇帝看重,言行之間也不免有些輕狂:“馬公雖是當世鴻儒,名望隆巨,但隻有校書之才,於國政無一裨益之處,譬如以蔡公、鄭公執政中台、錄尚書事,能興天下乎?明公有撥亂之姿,政績為天下表,如今身在草莽,而廟堂內無能人,致使國家空有雄心,朝政卻依舊支絀,誠然可惜。”

    黃琬笑著說道:“國家英睿明鑒,是社稷之福,奈何手下除了荀公達、賈文和、趙子柔等人,竟再無秉國大臣。楊氏雖然威望足夠,但畢竟家世顯赫,國家心存顧忌,難以大用,馬翁叔性情固執……他到底是老了。”

    說著,他臉上的笑意忽然斂去了,皇帝銳意革新、矢誌中興漢室,其手下不免有些思維陳舊、遲鈍的老臣一時跟不上皇帝邁出的步子。如今既已收服西陲,後方安定,朝廷下一步的目光遲早要移向關東,到那個時候,以現在這個守成有餘、進取不足的中樞班子,能擔得起匡扶天下的大任麽?

    黃琬原來在朝堂上的時候也是沒有及時擺正自己的位置,導致他錯失了趙溫那樣好的機會成為皇帝親信,如果當初皇帝寧肯出罪己詔也要保下的是他,自己又豈會在這裏耗費一年的時光?他想起當年與陳蕃、王暢等大臣秉持朝政,挽救江河日下的國勢,彼此誌同意合,互相激勵,是多麽值得懷念的一段時光。

    如今故人一個個都已逝去,壯誌未酬,黃琬如何甘心籍籍一生?他本來以為皇帝年輕氣盛,推行的改革會造成許多錯漏和負麵影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黃琬不僅沒有看到消極之處,反而從種種舉措之中看到了無限的未來。不知不覺中,黃琬竟開始轉變了立場,他原也不是腦筋死板的人,一旦換了思維方式,便緊鑼密鼓的打算著如何回歸朝堂,貢獻一份力量。

    費伯仁初來乍到,又是劉焉的妻族,與黃琬之間到底隔了一層關係。聽完黃琬的感慨,隻淡淡一笑,並不說話。

    黃琬喟歎完,同時也注意到了他,問道:“你族中的子弟現在都安置好了?在太學可還住得慣?”

    費伯仁旋即答道:“承蒙朝堂不棄、黃公照顧,舍弟觀與從子皆已入蒙學就讀。蒙學司業路文蔚師從蔡公,學問精深,子弟能在其門下,實在是幸事一件。”

    自從益州歸附以來,朝廷派了數十輛公車南下,將蜀地有名有姓的士人幾乎一掃而空,征辟到朝中任職郎署、守令。導致在很長一段的時間內,偌大的益州竟無有能影響一州局勢的豪強、士人,初來乍到的益州刺史邯鄲商也省了一番與本地豪強打交道的功夫,不僅掣肘大減,同時也不用與豪強頻繁往來,無形中加大了朝廷對地方的威權。

    費伯仁等避難益州的外地人也不能幸免,不僅其本人被光祿勳舉為郎中,其弟費觀與侄子費也進入蒙學,而蒙學又是附屬太學之下,專門招收軍中將士遺孤、民間孤兒入學。這些孤兒一旦長成,到十五歲的時候可以根據成績直接進入太學,皇帝對此分外關心,幾次公開、半公開造訪太學,都要去蒙學一觀。蒙學隻有三百多人的規模,費觀等人大族出身,各方麵都不差,遲早會在裏麵脫穎而出。

    黃琬輕歎了口氣,道:“蒙學本是為了照顧失了怙恃的軍中遺孤、民間孤兒,是朝廷的一份撫恤之心。本不該有大族子弟入學,我設法將費觀他們幾人安排進去,已然算是謀私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