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5674更新時間:2019-10-27 02:20:54

    蒙學裏的童生大都接受了兩年多的啟蒙教育,原本是打算在十五歲以後調入太學的,如今皇帝為了盡早搭起太醫院的班子,隻好先借此救急了。

    黃琬自然答諾,同樣的,分離出來的格物院也是比照太醫院的製度,其下設了營造、冶煉、機巧三科,每科招五十人,其長官為院正,品秩六百石。太醫院與格物院建立在當年桂宮的舊址上,北靠東西市、南臨北闕甲第等達官貴人居所,位置便利。

    “醫學生不比太學生,其學成以後,需在太學建立醫舍,輪流派駐人手給太學生無償診治,此外,尚需赴南北軍中為將士醫療。每年年終時察其療效,分為三等,依次獎賞。醫療失誤多者,則酌情予以責罰,甚至驅逐。”皇帝意猶未盡,接著又補充說道:“前次已讓有司在長安建立醫館、救治黎庶,今不妨廣而設置,先在京兆各縣治建立醫館,征募各地有資曆的醫者入內行醫,由該縣發給俸祿。”

    黃琬先是驚了一下,旋即反應過來,暗道:‘是了,若非要在各地建設醫館,彼等太醫院的學子學成以後,又哪有數百個職位安置呢?倘或是分配到醫館裏,那就好辦了,一個醫館裏少說要有十個醫者,大一點的縣城或郡治也不止一個醫館。這樣一來無論太醫院招收多少學生,都總有地方將其收納,更遑論還有軍醫這一去處了。’

    想到這裏,他又思及皇帝一番良苦用心,若以後真有千萬醫者,天下不知要少多少病人、軍中不知要少損失多少傷亡。民間有些窮人得病而死,往往不是沒錢求醫,而是合格的專業醫者根本找不到,反倒是一些巫醫、方士大行其道。

    這樣一來,就算是再有什麽張角廣施符水,也邀買不到人心了。

    黃琬這才心悅誠服,感佩於皇帝的高瞻遠矚與仁德愛民,自己本來隻將此事隨手施為,權當迎合上意,如今一旦深想,便愈加認真了起來:“陛下仁澤深厚,臣感佩不已!太醫院功在千秋,澤被後世,愚臣微末之才,必將傾力襄讚!”

    “我自知你有一番愛民之心,你隻需記得,處處想著百姓,便是處處摸準我的心意了。”皇帝輕輕點到,又順口與黃琬說了些醫館的製度,譬如以醫術高明的程度分為醫師、醫生、醫工、醫員等職稱;醫館長皆由當地戶曹管理,品秩百石;醫者要經常入鄉亭村裏問診;罹患重病的窮苦黎庶可以酌情減免藥費等等。

    黃琬本來以為自己已是夠記掛百姓疾苦的了,如今倒像是第一次認識皇帝似得,竟然發現對方比他還要關注這些。感慨之餘,辦事也愈加誠心竭力,隱隱慶幸自己費盡苦心的選擇投效皇帝。

    九月末的時候,關中旱蝗勢力大減,人心安定,朝廷中樞在黃琬、趙溫等能臣的坐鎮之下有條不紊的高效運轉著。由於皇帝早已蠲免了今歲的賦稅,所以關中的官吏、百姓都不用再為繳賦收稅忙碌,隻是有組織的開始著手於修繕那些在旱災時立下大功的溝渠池陂。

    上下愁苦憂慮了一年,也該有些喜事鼓舞人心;戰勝歸來的車騎將軍皇甫嵩被拜為驃騎將軍,有中黃門賜以禦府珍寶、衣服、錢帛。起先剿平弘農反賊的都尉、赴涼州斬殺宋建的張濟、周瑜等人也是屢加封賞不斷。被封為都亭侯的周瑜這次更是又被拜為駙馬都尉,在皇帝出行時掌管副車,隨侍左右。

    而與此同時,皇帝的姐姐、萬年長公主劉薑的十八歲生辰,也快到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