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台觀雲(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366更新時間:2019-10-27 02:21:01

    “荀君忠正靜默,這番說辭更是出於公道。”皇帝點了點頭,像是在誇讚荀攸辦事做人不偏不倚,他轉過頭去,又沉吟道:“前將軍不請而戰,出兵陳留,卻是為何?”

    “前將軍奉詔持節,督河南諸軍,陛下也曾授其臨機決斷之權。其人不及奏呈,便如此作為,也是為顧全大局,不使其落入袁氏之手,日後難以收拾。”荀攸早有一段理由,理直氣壯的說道:“兗州若失,豫州則處二袁兵鋒所指,曹、劉二人遠在海濱,與朝廷更是隔絕難援。朝廷一旦因此局促關中,不得外向,陛下平複天下的大誌,恐又有變數了。”

    他顧全的是誰的大局,還有的一說呢。

    皇帝腦中過了這麽個念頭,但也沒有追著說下去,而是另外提道:“前將軍用兵老道,前朝留下的老將裏,也唯有他與皇甫公可稱中流砥柱。兗州有他與曹操東西並進,不愁挽不回局麵,隻是曹操此人,猶如虎狼,不得太過輕信仰仗,得之可喜,失之無懼。平定天下、匡扶社稷,到底要靠朝廷兵馬,而非地方之力。打鐵還需自身硬,話糙理不糙,荀君以為呢?”

    “陛下睿鑒,臣深以為是。”荀攸頷首道,他並沒有與曹操、劉備二人當麵接觸過,對他們二人的了解多半出於聽旁人敘說、以及自己對彼等事跡的分析。在基於自己獨立判斷的基礎上,荀攸同樣也相信荀看人的眼光,所以在立場上、利益關係上,荀攸更偏向於曹操。

    皇帝聽了默然不語,似乎仍在靜待荀攸的回應。

    荀攸受了提點,如何不知作答?他又接著對皇帝說道:“臣始終以為,關東諸人,譬如曹操、公孫瓚等輩,無論對朝廷有幾分忠心、幾分利用、幾分觀望,當下隻求籠絡彼等結成一氣,共拒袁氏。隻要為朝廷牽製袁氏二三年,不使其成了氣候,待朝廷修養恢複,兵精糧足,屆時可甫出函穀而天下定。彼等方伯無論是功是過,都有朝廷法度裁奪之。至於結援外臣,其中分寸,自是有陛下把握,臣不敢擅專。”

    “荀君費心了。”皇帝這才不以為然的笑了笑,他佇步站在台階上,側身看向荀攸,眼角餘光忽的往下瞥了一眼,又揮手一招。被傳喚至此的繡衣使者賈詡、以及事先得到穆順告知的黃門侍郎法正便雙雙走了上來,與荀攸並肩站在皇帝腳下的一個台階上,躬身行禮。

    皇帝帶三人登上柏梁台,又讓荀攸將關東的情況代為重複了一遍,並向他們問計:“如今關東局勢不安,前將軍獨木難支,曹操、劉備等臣子勢弱。朝廷剛從旱蝗等災緩過氣來,一時尚不得動作,關東之局又需一番作為,諸位都是知兵之人,我之親信,當暢所欲言,不需計較什麽旁枝末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