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428更新時間:2019-10-27 02:21:09

    皇帝抿了抿嘴,在黃河沿岸植樹造林、治理水土流失,是要舉全國之力的大工程,如今連議程都不敢提,別說統一之後,就說是統一了,也得過上好些年才能逐步實施。荀攸引言‘俟河之清,人壽幾何’,當真是恰如其分了。

    不過,大河暫時治不得,涇河這樣的支流倒是可以開始摸索嚐試了,皇帝想起了掌管陂池灌溉、新建河渠的治水之官,都水使者孔融。如今朝廷有關興修、維護水利設施的政策、製度都已逐漸完善,各級官員也無不重視,身為都水使者的孔融,在沒有大型河渠工程開工的情況下,平日裏隻需按時下去巡視檢查就好了。

    由於孔融不善理俗務,也沒有主動去學習如何治水修渠的自覺,豐富的閑暇時光,全讓他投入了經學的研究當中,時不時地應太常陳紀之邀前往國子監,與祭酒、大儒任安講授經學。在治學講學上花的功夫,居然比花在主職工作上還要多,隱然有不務正業的做派。這本該為人詬病,卻因他的聲名與行徑,在京中頗有好評。

    皇帝不想讓這件事任人效仿下去,經過考慮,便想著給孔融多添些事做:“人言‘涇水一石,其泥數鬥’,詩雲‘涇以渭濁’,這沿河植樹一事,不妨先讓孔融由涇水始。日後若是得見成效,不但是清河之功,更能為以後清黃河培養能手。”

    孔融在京中的行為,荀攸也曾有耳聞,他原以為,按皇帝對吏治的嚴格,孔融定然難保此位。可如今卻被皇帝輕輕放下,換了種方式去解決問題,這讓荀攸心裏想了又想,聯係起近來各方事務,隱約明白了什麽,內心喜悅之下,話語都輕快了不少:“唯!陛下由柳堤而想治河,其仁心惠意,計策天下之政,著意千秋,何止於一時!”

    說完,荀攸又緊跟著提出了自己的補充意見:“孔文舉屬下善於治水者鮮少,如今太學一批經營科學子略有小成,太學仆射曾上疏請放於勸農、將作、考工等司曹實習。以臣之見,不如再分一批於建渠治水別有所長之人,交由孔文舉,以為助力。”

    “嗯。”孔融出自關東,又是聖人之後,與鄭玄等人相交莫逆,雖常有憤世嫉俗、驚人駭俗之語,皇帝也不能輕易去懲治他。何況明年就要預備出征關東,朝廷之中的事務,一應以少起波瀾、穩重為主。此外,不啻於還有皇帝對劉備、曹操等人,不願有什麽刺激性動作的考量:“孔子做魯國司寇,攝相七日而誅少正卯,國內大治。他是先賢之後,在都水使者的位置上,是得給他加重些擔子了。”

    皇帝目光在波光瀲灩的灞水清波上輕輕一轉,對荀攸說道:“荀君以為,新設一個都水監,以都水使者為主,其下領水道吏、及各處巡河吏,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務。再將其掛在工部之下,如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