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710更新時間:2019-10-27 02:21:14

    “前將軍乃忠國之臣,樊稠又是善戰之將。”董承瞅準機會,提出反對意見:“隻要彼等受命,麾下將校如何不從?君上隻是要收回自行發兵及臨機決斷之權,又不是要‘奪節’、或幹涉前方軍務,前將軍擅作主張在前,如今豈能不明白事理?”

    見董承故事重提,又拿這件事做文章,一直是座上客的趙溫竟忍不住反駁道:“前將軍既有臨機之權,便算不得擅作主張!此乃陛下故詔,又曾屢屢說明,太尉此意是何故?”

    在座眾人,趙溫是最明白皇帝意圖的,他也自覺承擔著帶動話題、不讓它脫離預期的任務。此時他關注到皇帝臉色,不想橫生枝節,故而出言喝止了董承。

    董承被咽了一句,心中仍有不平。

    荀攸像是沒有受到任何幹擾,他鎮靜的點了點頭,說道:“當年陛下重興製度時,朝廷於關東唯有河南尹雒陽一地、前將軍麾下一軍。朝廷既無力東征,又難保軍中一應所需,隻得諸事仰賴前將軍,冀其持節鎮撫關東,便宜行事。如今河南、河東、豫州等地皆已歸附,算上前將軍、揚威將軍、豫州等兵馬及屯田兵,約有六萬餘人,每年也由關中調撥糧草前赴。時移勢變,朝廷預備明年興兵,勢必要‘事權一統’,對關東諸軍做出調動,也是應有之意。前將軍忠悃之人,必拱手奉詔,揖拜朝廷。”

    這仿佛是一個承諾,皇帝聞言彎起了嘴角,笑道:“朝廷明年出兵關東,我是必然要親往雒陽謁祠宗廟的,到那時如若事權不一,將何以破敵?前將軍是國之重臣,以後自當多有倚重,但為天下計,實不能因信忘公。”

    皇帝充分表現了對朱儁一如既往的信任,既沒有增派監軍給予掣肘,更沒有進一步削弱權勢,像是真的隻為了改革軍製,方便皇帝明年親征而統一事權。然而荀攸的表情並未因此輕鬆多少,他麵色有些凝重,仿佛遇到了什麽棘手的事情。

    “尚書台各部所司,皆有職守,唯兵部暫無,朝野頗有議論,此事我也知道。”皇帝說著伸手拿起早已冷卻的茶水,輕輕抿了一口,借此將眾人的臉色一一看在眼裏,遂移開茶碗,頷首道:“不是無意忘卻,而是有意擱置,就是要等到今日議論軍製,才好一同商定。”

    於是趙溫自覺地領頭稱是,連道不敢。其中董承有些緊張與好奇,不知道皇帝會分給兵部多大的軍權,畢竟有吏部、度支部的先例在前,兵部日後的職權也必然不可小瞧。

    皇帝接著說的話讓董承放下心來:“兵部不管選將調兵、也不管糧草轉運,商議軍機,更不是其主職。今後但需仿照當年之法,負責組織各地郡國校尉、都尉,在閑時征募兵員訓練。維護各處關津要隘,務必保全。追錄戰功、罪責,負責賞罰。此外,軍士因傷殘老病退出軍旅者、因戰而亡者,也由兵部統一安置,述其功績,給予補恤、犒賞、恩蔭及分配職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