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220更新時間:2019-11-09 01:31:44

    鄧昌是高密侯鄧禹的後人,為人隨著年歲漸長而愈發的勤勉低調、寡言少語,即便是功臣之後,又是世代簪纓的大族,他也一如既往的保持謙虛內斂的做事風格。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致使許多人往往都易忽視了皇帝身邊居然還跟著一個腿腳不便的老侍中,這一跟,就從遷都跟到現在。以至於皇帝幾次裁汰不聽事的官員與身邊不是一條心的近臣,也沒有想過動他。

    “老臣愧對,陛下既有重托,老臣敢以綿薄之資,為陛下奮力效命而已。”鄧昌低低的回了一聲,他知道皇帝也不仰賴他有什麽過人的才智、能為皇帝提出出人意料的見地,隻需要照本宣科,皇帝對兵部有什麽要求,提什麽吩咐,他一律照做就是了。最關鍵的,還是皇帝刻意提點的要記得自己的本職。

    自家同族,原光祿勳鄧淵是因何而免?不就是忘記了‘光祿勳’司掌帝閽、一心為皇帝著想、侍從顧問的本職麽?

    皇帝雖然幾次提攜英烈遺澤,其中也不乏雲台後人,但也不是任誰都能入皇帝的眼,譬如那些個雲台後人,如今也隻有耿氏、鄧氏等幾家尚在朝廷。竇氏、寇氏如今雖未絕後,但早已無人問津,可見皇帝提拔功臣舊勳不過是個賺取人心的名頭,在選才任官的時候實際還是以忠能為先。

    “我是知你的。”皇帝點頭說道,鄧昌人老,難免會精力不濟,辦事過於循規蹈矩。等他這個過渡性質的尚書安穩了局麵之後,再由自己給他安排的副手接任位置,那個時候天下初步安定,大小數戰打完,正是兵部忙著撫恤安頓的時候。所以重要的不是尚書是何人,而在於下一任,皇帝忽的又仰起頭來,往底下諸人看了看,道:“李固應當在台下待駕,且喚他來,這回一道見了,明日可徑去中台,不用另行召見了。”

    穆順朝亭樓下輕聲喚了一句,底下侍立的諸黃門一個接著一個的傳聲,將立在門外,專為守護皇帝出行車駕的旅賁令李固詔了來。

    李固是皇帝一手從兵衛都候的位置提拔起來的,他本來也是士人,因為與名臣李固同名同姓,有冒犯之嫌,故而遭受許多仍在朝中、受過李固、李燮父子恩惠的故吏門生不滿,致使本該選任為郎衛的他陰差陽錯成為了兵衛。

    郎衛與兵衛雖然都是守護皇宮,但卻天差地別,郎衛離皇帝最近,在皇帝身邊服侍一段時間後,混個臉熟,經過三署郎將的策試便可選派外放。而兵衛卻幾乎沒有這個機會,李固憑著自己的才智一步步摸爬來,實屬不易,幸而遇見皇帝青睞,先成為護衛皇帝出行車駕的關鍵職務旅賁令,再是走到今天,一步而入尚書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