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674更新時間:2020-01-19 23:41:32

    說著,他眼睛往桌案上擺著的一份尚未翻開的脈案看了一眼,輕聲說道:“今有太醫署、太醫院等官奉詔,治疾之時,各取所長,合力並寫治寒症之術。想必今後再遇寒疾,朝廷也不至束手而不知何以施為了。”

    “是麽?”皇帝從鼻子裏哼出一氣,他丟下手頭上的書,極其應付式的傾身拿起脂習、華佗二人合寫的脈案,大致翻閱了幾眼,神情愈加不耐:“華佗做了六百石的官,擔負教導之責,醫術不見精進,施弄智計的功夫倒是見長。”

    荀攸一副無知無畏的樣子低下了頭。

    “這裏頭著重寫了如何防疫、如何隔離、如何深埋病死之人、燒毀病患衣物、醫者應如何如何等語……全是我說給他的話。”皇帝沒好氣的將脈案一合,隨手一拋,像是往半空放了一隻鴿子似得,虧得那脈案紙薄文輕,這才險些沒丟到炭盆裏去:“可我問他的話呢?疾疫何以流傳甚廣?該如何徹底防治?還有詔書裏明言,務念蒼生艱難,要諸太醫擯棄門戶之見,合力議論治症之法……他哪一點做到了?”

    華佗醫術了得,就是名利心太重,常對仕途有非分之想,偏又沒有相應的能力。荀攸本將其當做偶來一用的角色,如今卻是讓人失望。

    “若細論之,彼等也是無計可施。”荀攸斟酌著詞句,盡量不顯得是在為華佗等人開脫:“太醫令脂習謹慎安分,親善有加,醫術不比儒經流傳甚廣,常憑家傳口誦。此乃彼等立家立身之物,家有珠玉,常人尚且難舍,何況彼等?”

    編撰脈案本來是脂習的責任,華佗隻是從中輔佐,荀攸有意提出脂習,好讓皇帝在真正氣惱之前分清主次。

    “華佗在太醫院教導醫術,也確是上心。”皇帝話鋒一轉,又道:“但近來作為,頗失我望。此事太醫尚且藏私不授,安知太醫院是如何施教的?敝帚自珍,誤人誤國!”

    學術隻有互相交流,才有機會碰撞出燦爛的火花,各自秉持私心抱著不鬆口,隻會讓一個學術領域越走越窄。在知識尚未普及的時代,皇帝要想促進思想、技術的發展,打破學術桎梏迫在眉睫。隻是他還不敢貿然衝儒家經術下手——奉詔收集古籍經典的侍中崔烈早已用不甚理想的成效明確告訴了皇帝,這條路仍是曲折漫長。

    所以皇帝便將視線落在大多數人眼中屬於‘奇技’的醫學領域,讓脂習等人編撰防治傷寒醫書,不單是為了以後防治類似疾病打下理論基礎,更是為了促進醫學知識與技術的大融合、大發展鋪開道路。

    可惜現在連這一道門檻都暫時邁不過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