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2/2)

作者:武陵年少時字數:4896更新時間:2020-02-12 07:28:23

    侍中荀攸、直指繡衣使者賈詡緊隨在後,後麵老遠還站著河南尹駱業,墊著腳對這邊翹首張望。

    “畢圭苑不計民力,搜羅天下珍奇。”荀攸難得說了句反對異議的話說:“昔年孝文皇帝因惜十家之財而罷修露台,孝靈皇帝實不及也。”

    這幾乎是對子指父之過了,若是出於心情耿直喜歡強諫的楊琦之口倒還好說,可卻是出於沉默謙抑的荀攸口中。就連熟悉他的賈詡都有些詫異,還道是許久未見,對方經曆了什麽事變了。

    “你是想讓我罰你麽?”正在邁步走在前麵的皇帝笑著轉過半張臉,腳步不停,眼底的笑意沒有絲毫威懾力。

    “臣不敢。”荀攸輕聲說道,並未有任何畏懼之意。

    所有人都把心提了起來。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賈詡立即接口道,與荀攸默契的一致:“陛下不掩父過,誠心修正,既是至孝,又是天下善事。”

    “我已經謁過文陵了。”皇帝轉過頭去,給後麵的人留下個腦勺,隻聽他清澈的聲音從前方傳來:“孝桓、孝靈之過,在於親小人,遠賢臣;耽玩樂,忘國事。這些已然在詔書裏寫的明白,這些年我在長安做的,哪一件有負萬民?若是關東士民不悉知,那就讓他們悉知。”

    眾人這才逐漸明白過來,荀攸在這一席話裏促成了皇帝有擔當、作為的一麵,這個形象雖在關中已屢見不鮮,但對於疏遠多年的關東來說,儼然是一麵重新樹立的旗幟。他們皆在服膺荀攸對於進諫時機的準確把握與膽色,也敬服皇帝的胸襟氣度。

    隻是他們都想不到,荀攸不單是向皇帝主動提出謀議,更是就荊州、江東的事情主動低頭。隻要皇帝不計較這幾句話,就不會計較荊州與江東的動靜。皇帝當然不會計較,依荀攸的料想,南方的火候皆在掌握,絲毫沒有影響大局,皇帝犯不著為此事怪罪他,隻是需要一個恭順的態度來給他鋪設台階下而已。畢竟現在不做,等皇帝提起來的時候就晚了。

    “眼下有三件事。”皇帝眼下還用得上荀攸,這別扭的自遜與顯擺、南方的動靜他自然可以當做看不到。輕輕別過這個話題後,皇帝轉身背對池水,被涼風推著往歇息的便殿走去:“頭一件就是袁紹,來時的這半個月,河北屢出‘祥瑞’,過些天,稱製,就要改稱帝了。”

    “袁氏豎子,徒逞武力,殊不知禍在蕭牆。”賈詡跟在後麵說道:“正如更始、建始,不過聲勢大罷了。”

    “我也是這個意思,所以任他折騰去。”皇帝也是不以為然的走入殿中,在鋪好的席榻上坐下:“這些‘祥瑞’昭示的是誰,還猶未可知呢。”

    眾人不由得想起王莽篡漢時,那句有名的‘劉秀當為天子’的讖語,安知非仆的典故其時未遠,但礙於光武名諱,一時都沒有出聲。

    “第二件事。”皇帝眼珠一轉,視線投向一臉沉靜的荀攸:“就是前將軍,他近來因長子亡故而意誌消沉,南征袁術,他可還能振奮?”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